第二四七章 爆炸(1 / 2)

蘭陵風流 君朝西 3200 字 10個月前

蕭琰上午在無量觀的時候,李毓禎正在帝國技研院的秘密靶場上,視察火繩槍的射擊。

十幾輪射擊後,李毓禎立在看台上皺了眉。

院正帶領著幾十名□□項目的研發官員和技師,陪立在李毓禎身後,便聽見太子不太愉悅的聲音道:“裝填太慢,射速太慢,射程太近,穿甲力度不夠……缺點一大堆,這就是你們緊趕著報上來的成果?”

一眾官員和技師聽得頭上冒汗。

□□項目的負責人是左院丞(副院長)金克武,微胖的身材,臉盤大,皮膚卻有些粗黑,看起來是個實乾的人才,被院正看了一眼,訥訥的回道:“殿下所言甚是,的確需要改進……”

他的小眼神默默透出意思:但和以前相比,真的很有進步了啊。

□□體形大大縮小,重量從二三十斤降到現在的十四斤,可以肩托手舉射擊,不用在地上立丫字叉支撐,省去定位、安裝、瞄準三步,將裝填時間減少到十秒。

洞穿力提高,可擊穿三十丈內的鱗甲、山字甲乙等鎧甲,隻是還不能擊穿明光鎧等甲等鎧甲。但大唐軍工遠超諸外國,像大食、歐羅頓、燕周、烏古斯這四大帝國的精銳鎧甲也才堪堪和大唐的乙等鎧甲相比,隻是,對付這幾國的精銳騎兵重甲還有些問題。

李毓禎說道:“做得還不夠。”

院正首先應道:“是。請殿下指示。”

一群人都垂首聽著。

“火藥裝填方式要改變。現在還是裝填火藥粉塞鉛彈,再用通條捅緊,這能不裝填緩慢?拖累射速?裝填加發射將近四十秒,騎兵衝鋒過來,能射幾槍?”

得力於技研院對擺鐘的研製發明,計時已經精確到分秒,看台前方就立著一座擺鐘,聽見太子的話,眾人都不由抬頭看了一眼擺鐘,又有些羞愧的低下頭去。

當然她對斟酒、跳舞的機關人不感興趣,她要求偃師們造出武道機關人。

“殿下,這……很難。”為首的偃師令一臉為難的道,“武道需要靈性,機關人隻能設計指定動作。”

“就是要指定動作。”李毓禎說道,吩咐侍衛統領令狐霖將三部基本刀法、基本劍法、基本拳法遞給偃師令,對眾偃師道,“做刀、劍、拳三種機關人,按招式標準動作,不能有一絲差誤。”

“……是,殿下。”偃師令雖然覺得這也不容易,武功招式必須完全準確,而且動作銜接流暢,但比起做武道機關人,那是降低難度百倍了,而且也是研製機關人的一個挑戰,當下行禮領命。

從偃術坊出來,李毓禎去了四署的水力研究坊。

這裡麵有一個已經成立二十年的項目組,研究項目叫蒸汽動力。

“殿下,您請看。”

負責這個項目的課令緊張又激動,斜側著身,指著前方的一個龐大的鍋爐裝置,簡明扼要的介紹道:“這就是改進的蒸汽鍋爐,利用水的沸騰產生高壓蒸汽,通過齒輪、連杆、活塞等裝置做往複運動,將蒸汽轉化為動力,就可以代替畜力和水力機,使機床和機器開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