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二章 活著的人(1 / 2)

蘭陵風流 君朝西 5928 字 10個月前

至道元年三月初三,太上皇駕崩。

三月初三,是上巳節。但此日京都再無郊外遊春、河畔嬉戲、插柳賞花的男女,舉城內外縞素而哀。喪詔下發至各道,又下遞各州府縣,人們都哭泣起來,其中固然有假哭不哀者,但多數百姓都臉現真的哀容,老聖人在位三十七八年,真正做了許多惠及百姓的好事,為人們做了好事的皇帝,人們也會真的為他的離去而哀痛。或許這哀痛持續不了多久,但至少在聞喪的這一刻,人們的哀戚感情是真實的。

也有一些人的哀痛是真切而又長久的。

蕭琰心裡也有著哀痛,但這哀痛是對一個親切而又令人尊重的長者逝去的悲傷,卻不會痛徹入骨,而不像她的母親。

在為太上皇的逝去而傷心的所有人中,她的母親,必定是最傷心的那一人。

她說:“這世上最愛我的那一個人,已經去了。”

最愛我的那一個人……

蕭琰看著母親,淚水不由而下。

太上皇的崩逝,對於母親而言,不僅僅是一位父親的離去,還是這世上,最愛她、最縱容她,給予她最溫暖寬廣的胸膛、最堅實強大的後背,將最恣意的人生給予她的那一個人——從此永遠的離去了。

太上皇說:“逝者已逝,生者還要活著。”

“好好活著,快活活著,任性活著。”

這是上皇對他最愛的孩子唯一的期望。

李翊浵淚如雨下。

“阿娘。”

蕭琰的雙手按在母親肩上,讓母親無聲顫抖的身子緊緊靠著自己的胸膛。

她已經比母親高出一頭,柔軟溫暖的胸膛並不寬闊,卻堅定而有力量,仿佛挺拔的高山,又仿佛厚實的大地,給予最安心的依靠,她說:“阿娘,我會很愛你。”

我會和皇外祖父一樣,愛您,縱容您,讓您永遠都有最美好的年華,過著任性恣意的人生。

李翊浵望著寧壽殿上空的月亮,眼裡有著痛,“人生最莫可奈何的,就是最愛你的人,終究會離你而去,從此生死相隔……”

去了就是去了,永遠沒法有第二個,可以代替。

“寶樹,人生若遇上最愛你的那個人,無論是誰,都不要在黃泉相隔之後,才失悔當初辜負。”

“……是。”良久,蕭琰緩緩應道。

***

四月初一,大行太上皇帝喪滿二十七日,京中文武官員和軍民百姓都守滿了國孝,除素服,開始走親訪友,正常的生活。失去上皇的悲痛,唯餘留在親友心中。

四月初二一早,沈清猗啟程回道門,在沈歸園和無量觀的洞真境宗師護衛下,坐著防震的四輪馬車,從西門馳離長安reads;。

蕭琰沒有能夠送她。雖然她隻是太上皇的皇外孫,與京中臣民百姓一樣,居喪二十七日滿就可以走親訪友,隻是仍要給外祖父服小功五月,但不忌出行,隻是蕭琰卻是沒有心情的,一則因為母親需要為太上皇居喪三十六日,二則母親還在悲痛中,心情極不好,蕭琰又哪有心情外出呢?

她隻是遣人給沈清猗送了一封信,道明離彆之憾意。

沈清猗並沒有為此感到特彆遺憾,道彆總是件令人悵然的事,若是不見,反而更好。更何況,離彆是為了他日的再見,她忍得起,也等得起。

馬車在平整的官道上行得很平穩,寬大的車廂內,鋪了鬆軟的錦褥,人坐在車上完全感覺不到疲累。沈清猗斜倚在隱囊上,眸光透過半開的玻窗,看著車外馳過的道旁野花,迎著春風搖曳,儘情的舒展花姿,漸漸的清冽的眸光也仿佛被花姿渲染,映出一種綺麗光彩。

她的手指撫摸著膝上一隻長匣子。

匣子是降香黃檀木,俗稱黃花梨木,是嶺南西道瓊州島的禦貢檀木,相比紫檀的貴重深厚,獨具清雅淡然的氣質。蕭琰覺得,很適合沈清猗。

匣子裡裝著的,就是蕭琰答應送給沈清猗的“我最喜歡的春花”。

白蘇默默瞥了一眼自家主子又在長匣子上輕柔摩挲的手指,這位一向穩重的大侍女心裡也不由得咬手帕了。

主子又在摸了,又在摸了。

在觀內日日看、夜夜看;出行了還要抱到車上,拿著,摸著。

……這可真是入魔了。

白蘇心裡淚流滿麵。

她冷靜、理智、睿智的主子呢?快還給她啊。

***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