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一章 正月裡呀啷裡個啷(1 / 2)

蘭陵風流 君朝西 5801 字 10個月前

長安,正月初一也是個好天氣,還是一個十分盛大的天氣。

盛大,是因為今天是正旦大朝會,所有五品以上的京朝官和皇帝特例賜進的官員,帝國各道、都護府、直轄府、州、海外總督府的朝集使組成的盛大貢物朝賀團,還有各國朝賀來使,都要在今日大朝會朝賀。

寅正時分繁密的星鬥還掛在寒冷漆黑的夜空中時,丹鳳門外的廣場上就已經各色車馬雲集。將作監已經在廣場上搭建了一座座規劃整齊的防寒氈棚,朝賀官員們依品序進入各氈棚,等候及更換莊重繁複的朝服,至卯時點名,入掖門內列隊蹈禮,辰時二刻依品序入含元殿,不夠品級的列隊於含元殿外的廣場上。辰正準刻雅樂起,聖人著十二章兗冕服乘禦輦入殿,升座,太子李毓禎身著九章兗冕服,伴駕於禦座下。千官以皇太子為首,拜賀聖人,起身後,再拜賀監國皇太子,太樂進朝歌,獻舞,三公賀,宰相賀,宰相率百僚蹈舞賀,諸道府進貢物,奏政績,藩屬國進貢禮,各國來使賀……禮儀繁縟無比,即使每年參加的老臣都有可能出錯,反倒是朝賀的各國正使做得分毫不差,當年昭宗皇帝還調笑東海大都護、越國公曾元光朝賀行禮尚不如藩國使臣禮儀流暢規整,越國公當時笑說“陛下,此更有乃吾唐強大也”,故諸國莫不敢禮疏,昭宗笑曰:“然也!”……盛大的從來不是朝賀禮儀,而是大唐的國力強盛。

今年朝賀時各國正使都表現得格外熱烈,原因是大唐帝國去年對燕周帝國戰爭的勝利――令各國震撼的是,這不是往年的邊境戰爭,而是滅國戰爭,大唐勝利了!雖然燕周西北三州還沒拿下,但在朝賀的各國看來,大唐聯合軍事強國烏古斯,占領燕周全境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所以各國今年朝賀的熱烈就積極的反映在禮單的長度和厚度上。

朝賀時烏古斯使臣奉上的賀禮最引人注目。

之前曾有流傳“兩國同盟出現矛盾”,但從烏古斯使臣朝賀的豐厚禮單,以及大唐聖人當殿慷慨回禮的上,似乎表明了這完全是謠言。

跟著,烏古斯使臣又呈上了烏古斯大汗以宗師身份贈送給大唐監國皇太子的禮物:一柄黃金鞘玉柄金剛石刃的割鹿匕。烏古斯陛下說:謹以此,表達她與昭華太子的私人友誼如金石之堅。不管各國使臣信不信,至少讓他們看到了大唐和烏古斯的同盟關係仍然親密,而且兩位掌權者這種“私人友誼”暗底裡蘊藏的意義,也讓諸國使臣醒明並重點關注到:這兩位都是武道宗師!

至少長達兩百年的壽命,將讓她們對帝國的統治長久,而宗師擁有的強健體魄和充沛精力,將使她們長久都處於青春和壯年期,對敵國來說,有這樣的統治者是可怕的;對藩屬國和友好國來說,有一個穩定的統治者,卻是好事,至少不用憂慮政策變化或大唐衰落。

當今世界,大帝國隻有這五個,現在是四個,而大唐無疑是其中最開明、最開放、最具有包容性的帝國,這對各個小國來說十分重要,至少他們可以擁有自己的文明和意誌,不用擔心大唐強迫他們改變自己族群的信仰,若換了大食帝國或者歐羅頓帝國最為強大,那他們還能有自由的信仰嗎?總之,對於朝賀的這一百二十多個王國和部落酋長國來說,大唐帝國強大好過其他帝國強大。

而大唐帝國有一個強大又穩定的君主,這會讓忠心的藩屬國更加忠誠,讓各個友好的王國更願意加大親密友好度。怎麼加大友好度?當然是從經濟貿易文化等各方麵都要更加緊密的往來reads;。……當然這不可避免的會趨向於“唐化”,但對這些小國來說,向強大的文明學習本就是族群生存的本能,唐化對他們來說不是壞事。

而大唐朝廷每年正旦大朝會的盛大,都是展示自己的國力“更加強盛”。每年大朝會之後,很多國家對大唐的“友好度”都會增加,還有希望成為大唐藩屬國的。但大唐在接納藩屬國這方麵十分“吝嗇”,據說南洋最大的王國室利佛逝遞交了幾次申請成為藩屬國的國書長安都沒有同意。

諸國來使朝賀時也注意到,今年朝賀的國家中少了幾個:燕周帝國已經滅亡自不必說,還少了歐羅頓和大食這兩個帝國,以及“王國”級彆中的突厥汗庭。

當然這不奇怪,原因各國使臣都是清楚的:

宣戰國互不派使,還做什麼新年慶賀喲。

歐羅頓帝國就不必說了,已經和唐烏聯軍在燕周西北三州開戰了。

再說大食帝國,去年七月底就向大唐宣戰了,隻是暫時沒出兵,不過兩國已經是宣戰國狀態,當然不會再派使臣朝賀。

各國使臣均在想,或許過不了多久,大食就要向大唐安西府出兵了。聽說大唐年前就在往安西都護府調兵,沒準元月過後就要開打了。

那時候,突厥汗庭何去何從?

打從兩百年前突厥汗庭被高武大帝打得落花流水後,就分裂成了兩部分,小部分降了大唐的安西都護府,大部分渡到鹹海以西,在荒瘠的可薩高原上艱難生存,休養生息五六十年後南下可薩高原,打敗了庫曼大草原的庫曼族,漸漸從波斯的勢力範圍中奪得了庫曼大草原的控製權,並在此重建突厥汗庭,此後就是跟著大食一起乾,堅決對抗大唐一百年不動搖。但是,去年突厥汗庭才背著大食聯合波斯複國|軍占領了大食波斯行省的三分之一,這會兒突厥人還有臉轉過頭說跟大食一起乾嗎?……如果艾馬亞九世重新接納了這個狠狠咬了他一口的盟友,那心胸得和大西洋比呀。

不過嘛,這可真難說。

有些使臣暗暗想道。

國與國的敵友轉化,有時是取決於外部因素……大唐帝國常常充當這種“外部因素”。

隻從突厥汗庭今年仍然沒有派使臣入長安朝賀來看,跟大唐仍然沒有友好度呀。所以說,如果翻臉回去跟大食一起出兵那也是極有可能的。

扶桑、新羅這幾個大唐藩屬國的使臣則是在想:今次一定要征得帝國朝廷的同意,允許他們派出藩屬軍團參戰。

雖說派兵參戰就要向宗主國繳納戰爭軍費,而且參戰就會有將士傷亡,但是好處也是巨大的:一則可以加強與宗主國的親密度,二也是更重要的,參與這種帝國級的大規模戰爭,能最大程度的培養他們的將領,提高他們軍隊的作戰能力,這是國內剿匪或者鎮壓幾個叛亂,以及與其他王國的戰爭達不到的。

今年來自南大西洲西部、南部叢林的十一個黑人王國的朝賀使,得到了皇帝陛下的讚揚,說他們在艱難環境下,堅持獨立自主,讓族群得以生存和發展,這很不容易。這十一位黑人王國的使臣立時得到了百眾矚目,他們在一百多個外國使臣中並不顯著,論國家實力和地位都是排在中後,卻沒想到在這麼盛大的朝賀殿上竟然會得到大唐皇帝陛下的親口稱讚,一時激動得眼冒淚花,嘴唇卻哆嗦得說不出來話,隻有使勁拜首才能表達心中的感動激動之情。

而皇帝陛下說的“在艱難環境下,堅持獨立自主”是什麼意思,諸國使臣當然都清楚,這明擺著就是指大食帝國對這些叢林王國的數次侵入嘛。得虧南大西洲的熱帶森林環境和氣候,讓大食人的主力軍隊很難侵入,否則這些王國一早也如埃及、麥羅埃、阿克姆等北部、東部王國般,成了大食的行省了。

但唯獨在今年的正旦朝賀中,皇帝陛下對南大西洲的這些獨立王國進行了表揚,這表達了什麼?

來朝賀的使臣就沒有笨的,很可能還是這個國家最聰明的人之一,結合當前的政治形勢,腦子一轉就明白了reads;。

大唐是真的要跟大食帝國乾起來了!

所以,這些南大西洲的獨立王國,都會是大唐的天然盟友。大唐的大西洋艦隊能在南大西洲建立三個海軍基地,就有這些黑人王國的積極支持;當然大唐海軍的存在,也以強大的海上力量支持了這些王國抵抗大食的侵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