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一會兒?,一名皮膚黝黑的大漢走了出來?,他用藏語和石強打了聲招呼,親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石強轉頭看向王教授一行人,又說了幾句藏語,應該是在介紹他們的身份。
“多吉說,可以帶我們去?他的牧場轉轉,”石強對眾人道。
路上,石強給?大家介紹道:“多吉是當地的養殖大戶,他有幾百隻?犛牛,上千隻?羊。不過,多吉也?很苦惱,因?為最近出生的幾隻?牛犢出現了腹瀉,想讓專家們看看是怎麼回事?。”
“好啊,”王教授一口答應下來?。
到了牧場,眾人先去?看了病牛。
王教授檢查了牛犢的情況,發現它們身體溫度沒有明顯升高,判定是“非感染性腹瀉”。
“這?種症狀,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母牛的乳汁過稀,或者不足,導致牛犢時飽時餓,消化係統出現了紊亂。另一種情況就是現在冬季,氣溫變化比較大,如果保暖措施沒做好,牛犢也?會產生應激反應。”
聽到王教授的話,顧寧寧看了看這?簡陋的牛舍,心裡非常讚同。
石強把王教授的話翻譯給?了多吉,然後又把多吉的話翻譯給?大家。
“多吉想問問要怎麼治療這?些牛犢。”
“治療的話,氟苯尼考注射液,每天兩次進行肌肉注射,間隔時。同時口服仔畜瀉比克。預防的話,還得改善牛舍的環境,定期消毒,給?母牛補充營養……”
石強表示,“這?些藥我們這?兒?當地就買得到。改善牛舍的話,多吉說他這?段時間會把牛舍休整休整,等明年開春了再重新修繕。”
王教授提醒道:“如果母牛的奶水不足,可飼喂代乳粉,不過要控製奶溫。”
“好,我會告訴他的。”
這?一天,王教授一行人又接連去?了幾家牧場,最後發現基本?上都是共性的問題——飼養環境差,消毒不徹底;犛牛結構不合理,病老犛牛數量過多;自然放養式養殖,投入太少等等。
石強將調查的結果彙報給?了領導,然後對王教授道:“我們想舉行一個犛牛養殖技術培訓班,到時候請您給?牧民們上課,您看行不行?”
王教授遲疑了一下,“我不會藏語。”
而當地人的普通話又普遍不太好。
“沒事?,到時候我現場給?大家做翻譯!”
既然都這?麼說了,王教授自然不會拒絕,“行,時間你們定吧!”
接下來?的兩天,顧寧寧和其他師兄師姐們輾轉各個牧民的家裡,給?他們生病的牛羊治病,提出防治疫病的建議。
他們還會被熱情的牧民留下來?,用美食和美酒招待。
顧寧寧從牧民們的身上感受到了一種質樸又悠遠的情感,仿佛透過他們就能?感受到人與自然的融洽。
不過,回到現實,顧寧寧還是希望可以改善他們的生存環境,於是儘可能?地把一些現代的養殖理念講給?他們聽。
時間一晃,就到了開講座的時間。
王教授本?以為來?的人不會太多,沒想到最後竟然有上百人。
這?些牧民有一些看著眼熟,有這?幾日見過的,還有一些聽說從更遠的地方趕來?。
很難說一場培訓講座對當地的畜牧業能?產生多大的效果,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隻?要大家對美好的生活充滿了向往,日子?總會變,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