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謝若玄是大淵難得一見的治世明君。他多謀善斷,政績斐然,在位期間,大淵內政清明,外拓疆土。比起其他燒殺淫掠、視朝臣百姓為牲畜的謝氏皇族,可謂是天神下凡,好了不知多少倍。
作為大淵朝的臣子,眾臣最希望看到的便是君主賢明。謝若玄對他們而言,簡直是白月光一般的存在。
隻可惜造化弄人,謝若玄正值盛年,就猝然駕崩,沒留下一個子嗣,不然大淵也不會曆經兩任昏君而亡國了。
實在是天妒英才。
眾臣不由心生悲壯之感。
謝若玄:“……”
“………………”
謝邀,這個明君稱號不要也罷,他自己有幾斤幾兩他自己清楚,不需要給他戴高帽。
空氣安靜到了極致。
沉默許久後,太尉孟闊開口打破了沉寂,“遊丞相,皇上剛剛醒來,精力不濟,丞相莫要再用前世之事為難他。且前世之事已然發生,無法更改,與其沒有意義的糾結,不如好好想想眼下該如何穩定朝綱。”
謝若玄目光落在他身上。
孟闊這個名字有些熟悉,謝若玄想了想,好半晌才想起來,原主的母妃好像出自孟家。
原來是外戚。
遊望之冷笑,“沒有意義的糾結?皇上犯下如此大錯,難道還不能讓他明白何為是非對錯?”
孟闊掀起眼皮,麵無表情地說:“辯論對錯不急於這一時,眼下當務之急,是如何穩定朝綱。”
遊望之斜睨了他一眼,那眼神不帶任何情感,令人不寒而栗,“孟太尉說得對,如今大淵時光回溯,人心浮動,當務之急是穩定朝綱……”說著,他將目光轉向謝若玄,“煩請皇上告知臣等,上一世您是如何死的,好讓臣等提前防範,以免小人誤國。”
上一世,謝子羲意外暴斃,死因不明,直接拉開了亡國序幕。
為穩定朝綱,遊望之另立宗室子謝嘉佑為帝。
但各地藩王早有異心,聞風紛紛舉旗謀反。加之大淵積弊已久,天災不斷,坐實了“天亡大淵”的傳言。不止各地藩王,連庶民也舉起了反旗,接二連三起義。朝廷應接不暇,很快,大淵便亡國了。
他們重生前,正好是叛軍攻破京城的時候。
那叛軍頭領自稱是元封帝之後,名喚謝明時。他手持謝若玄的傳位昭書,說遊望之專權誤國,要除奸相,殺傀儡,恢複謝氏皇族正統。
眾臣懷疑,謝子羲的死和此人有關。
畢竟之前從未聽說過謝明時這一號人物,他一冒出來,謝子羲就被暗害了,天下間哪有這麼巧的事?
謝若玄看著一眾目光灼灼的朝臣,沉默了。
他沒有謝子羲的記憶,當然更不可能知道謝子羲是如何死的。見眾臣不依不饒地盯著自己,他停了片刻,忽然以手支額,無比浮誇地演道:“啊,朕頭好疼,許是重生留下後遺症了吧,朕不記得前世的事了。”
眾臣:“???”
不記得了?!
千算萬算,他們愣是沒算到謝若玄會給個這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