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第 15 章(2 / 2)

眾人震驚。

一是驚歎靖城王立誓證清白的魄力,二是感歎靖城王竟敢拿自己的前程立誓。

大淵讖緯之學昌盛,雖然謝若玄禁了一段時間,但刻在骨子裡的封.建.迷.信一時半會兒改不了,所以眾人更傾向於這世間真的有鬼神。

靖城王發這誓,瞬間讓眾臣再次動搖。

他們開始懷疑是否有人誣陷靖城王。

畢竟靖城王身為勢力最大的藩王之一,肯定有腦子,不會在剛進京、事態不明的情況下貿然咒殺天子,那樣不易成功不說,還會打草驚蛇,得不償失。

倒是有人設局讓靖城王當靶子的可能性更大。

謝若玄裝模作樣地歎說:“王叔不必如此,誓言不可輕立,朕讓人仔細查案就是,王叔千萬不要拿自己前程開玩笑。”

靖城王認真道:“臣此次進京,原本想給皇上一個驚喜,沒想到竟遭奸人誣陷,離間你我君臣,臣不得不提前說出來以證清白,請皇上見諒。”

有驚喜?

謝若玄聞言,難得來了幾分興致,原主給他戴綠帽,他居然還願意給“驚喜”,真是驚喜。

“王叔客氣了,你我叔侄之間不必如此疏離,朕會一直相信王叔的。”

靖城王歎息一聲,“世事複雜,皇上心思單純,臣不好多說汙了聖聽,眼下還是先談正事吧。兩月前,覆州發現一處金礦,約莫估計一年可開采兩萬金,臣原本想在祭祀上獻上此礦,以圖個吉祥,不曾料發生這種事……所以隻好提前獻上了。”說著,他拿出一幅地圖,雙手奉上,“這是金礦的具體位置,天佑大淵,讓臣發現了這座金礦,得獻天子。”

金礦。

一年能開采出兩萬兩黃金。

眾人聽到這句話,如被當頭棒喝,差點維持不住莊嚴肅穆的形象。

錢啊,這可是錢啊!

如果有了這錢,國庫充裕,彆說後麵幾年能安穩度過災年,還能輕徭薄稅、興辦水利、墾荒屯田、厲兵秣馬、以備戰時,也就可以避免重蹈上一世被大宛鐵騎進犯的覆轍!

簡直是天降餡餅,砸到眾臣心裡了。

這麼重要的東西,靖城王沒有私藏,反而說獻就獻,看來是他們誤會他了。其實靖城王是個不為一己私欲、憂國憂民的好藩王!

但也有人嗤之以鼻。

認為靖城王溜須拍馬,斷尾求生。如果是真心實意獻金礦,根本不用在乎時間,早在宮宴上就獻了,何必等到現在被人“誣陷”了才“為自證清白”獻上金礦。

恐怕另有謀劃。

不會是自導自演這一出,讓謝子羲對他心生愧疚吧?

故意設局讓自己陷入“被誣陷”的境地,然後再“自證清白”,演戲給謝子羲看,忽悠謝子羲,表現得像個忠臣,完全洗脫嫌疑。

可謂是一石三鳥。

既能獻上金礦賣個好,又能得到謝子羲的愧疚,還能順便打壓一下政.敵,這“好感度”不就拉滿了?

謝若玄深深地注視著靖城王,發自肺腑地讚揚道:“王叔大義,朕敬佩至極,這份驚喜朕很滿意,王叔受委屈了,朕一定會揪出幕後離間你我的小人,讓王叔出這口惡氣。”

不僅如此,謝若玄還拉踩了一下眾臣,“朕就說了靖城王是國之棟梁,爾等偏不相信,看吧,靖城王自願獻上金礦,胸懷天下,一心為國為民,是爾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眾人:“……”

獻個金礦就吹得天上有地上無,你怎麼不把皇位直接禪讓給他呢。

哦,對了,怕是舍不得吧。

謝子羲雖然瘋瘋癲癲昏庸無道,但還是貪戀權勢的,畢竟當藩王哪有當皇帝爽。

謝若玄命人將小丫鬟的屍體帶下去嚴加保管,又吩咐三司將此案與謝嘉佑案合並,務必查個水落石出。

場麵似乎穩住了。

可靖城王依舊高興不起來,眉眼間深深的豎紋出賣了他此刻的情緒。

他萬萬沒想到,這次進京,一上來就成了眾矢之的。

參加宮宴不過一個照麵的功夫,眾人便認為是他殺了慶王世子謝嘉佑,以及上一世的謝子羲。不僅如此,他還不得不交出一座金礦的家底,才能換得表麵上的體麵。

此行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一想到交出去的金礦,靖城王捂住胸口,感覺到自己的心正在滴血。

那可是一整座金礦啊,能養活多少兵馬,買通多少細作啊,說沒就沒了。

沒了!

並且,這僅僅隻是剛開始,一切謀劃尚未布局妥當,他們便已經吃了這麼大的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