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縣令娘和盧嬤嬤從那個時候起,就動不動跑到康河村住些日子。
縣令升任順州知府之後,縣令娘說什麼也不願意跟他去順州府居住,非要搬到康河村裡來。
正好崔氏新蓋的房子給了孫大娘和村長,那麼大的房子隻有兩位老人家住,顯得冷清又空蕩,縣令便將娘親托付給村長他們住在這裡,自己則帶著家眷走馬上任了。
縣令劉誌晟成了劉知府。
果然如當初嘉寶兒所告訴他的那樣,他重新娶妻納妾之後,妻妾接連給他生下三兒一女。
現在他隻要有空就會帶著妻兒們回來看望娘親。
尤其是陳大有和陳浩回來掌管赤鐵礦以後,他回來的次數更加頻繁了。
陳棠兒帶著盧嬤嬤女兒回來的這天,正好他也在,眼見陳大有家這小女兒俠肝義膽且聰敏機警,十分的欣賞。
再看看自己長子,聰慧沉穩,不禁動起了心思。
陳棠兒做夢也想不到,自己因為一個定娃娃親的謠言一怒之下離家出走,卻在這裡真正定下了娃娃親。
這是後話,此處不提。
村子裡的大娘婆婆們得知眼前這個古靈精怪的女娃兒是崔氏女兒後,一時都親近的不知道該怎麼表達了。
村子裡窮的那幾年,她們會包頓餃子,或者弄點肉,端一碗給孩子送過來嘗一嘗。
如今,村子裡家家戶戶跟嘉寶兒沾光,不但可以在赤鐵礦上乾活掙錢,還可以幫嘉寶兒的玉礦乾活掙錢。
隻要不偷懶,大家都有銀子可以賺,日子過得富足又舒坦。
見到陳棠兒以後,嬸子大娘們好像終於為自己的廚藝找到了用武之地,天天變著花樣做好吃的給陳棠兒送。
直吃的陳棠兒嘴巴上麵全是油,打著飽嗝,舒坦地摸著自己的小肚子,對嬸子大娘們道:“這裡好,這裡比京城好,我不回京城了,我要留在這裡。”
嬸子大娘們愛逗她,問她這裡怎麼好?給她在這裡找個相公要不要?
陳棠兒高興的拍著手跳,“好啊好啊,找了相公娘親就不會把我綁回京城了。京城沒有這裡大,這裡騎著馬到處跑都沒有人攔著,京城根本就跑不開馬。這裡的人都能打,京城的男子跟娘們似的,連我一拳頭都扛不住……”
童言童語,逗得眾人哈哈大笑。
等這些話傳到劉知府耳朵裡,劉知府連忙將長子送到康河村村長家住下,讓兒子跟著村學堂裡的先生一起讀書。
對外說是為了陪伴娘親才將長子送來的,對娘親則實話實說,他看上陳家這小女兒了。這樣的姑娘能鎮宅,他要將兒子送來與人家青梅竹馬一起長大,差不多的時候就求陳家定下娃娃親。
……
陳大有每隔幾天就寫一封信,將陳棠兒在康河村的事情講給崔氏聽。
再加上陳浩也早回了北疆,崔氏倒也不擔心陳棠兒在北疆的日子會過不好。
隻是這種放心沒堅持多久,京城便接到信鴿急報,陳棠兒被北狄人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