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說的賺錢,莫非是朝廷有意開商?”
巴清說這話的時候,不動聲色的看了嬴政一眼,發現嬴政表情澹澹,仿佛什麼都沒聽到一般。
趙昊笑了笑,搖頭道:
“朝廷的政策,我不是很清楚,我隻是跟清姨聊聊大秦的未來!”
“大秦的未來?”
巴清愣住,一臉不解。
趙昊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才悠悠地道:
“大秦的未來,肯定離不開商業,但我說的商業,不單單指的是貨品買賣,而是創造更多的需求!”
“比如我之前說的紡織工廠,一旦在巴蜀建立,巴蜀的女性勞動力會逐漸進入工廠,或者為工廠服務。
而男性勞動力,則要耕種更多的田地。”
“但是。”
說著,話鋒一轉,又接著道:“他們的產能是有限的。
也就是說,一旦女性勞動力的收入,超過家庭總收入的一半以上,家庭矛盾就會滋生;
而個體家庭矛盾增多,可能會引發集體矛盾,使我們建立的工廠,付之東流。”
“這.....”
巴清瞪大眼睛,滿臉不可思議的看著趙昊。
嬴政眉頭微蹙,若有所思的道:“照你這麼說,你所謂的創造需求,是打算男女平等?”
“不是男女平等,是分工合作!”
趙昊笑著搖頭道:“比如父皇擔心的沒人種地,沒有糧食吃,這個問題怎麼解決?”
“首先,我們軍隊采用屯田製度,可以滿足軍隊日常所需的糧食;
其次,民間種地可以采用更高效的方式,比如在巴蜀試點生產隊。”
“生產隊?”
嬴政和巴清對視一眼,不由滿心疑惑。
趙昊笑著解釋道:
“剛才我也說了,因為家庭收入不均,會滋生家庭矛盾,那麼,我將女性勞動力招入工廠,將男性勞動力組建生產隊,讓他們集中生產,這樣一來,將會極大的提高生產效率!
同時,還能減輕家庭矛盾。
畢竟家庭矛盾的開端,大多都是從攀比開始的!”
“女性在工廠的收入是相同的,而男性因為體力不均,會形成產能參差。
這樣,家庭與家庭之間,就會形成貧富差距,人性作祟,矛盾自然隨之而來。”
“生產隊的建立,就是不分彼此,由官府提供耕牛和農具,一起乾活,一起生產.....”
隨著趙昊娓娓道來,嬴政和巴清聽得愈發入神。
生產隊的概念在他們腦海中,逐漸清晰起來。
一個全新的生產方式,讓他們有種撥開雲霧見晴天的感覺。
其實生產隊的概念很容易被理解,就是將百姓按照人數劃分為小組,每個小組分配耕牛和農具。
這些生產農具都是小組共享的,播種的時候相互配合,一起搞生產。
如此一來,不管是開荒,還是種地,效率都比個體高出一大截。
對嬴政他們來說,這是一個完全陌生的概念。
但又非常新奇。
等趙昊說完,嬴政才若有所思的道:“這個辦法不錯,但為何隻在巴蜀之地試點?”
趙昊拱手道:“回父皇,就目前的情況來說,巴蜀最適合搞生產,因為巴蜀本身就是我大秦重要的糧倉之地。”
“至於六國之地,現在最重要的是穩固民心,等民心穩固後,再集中搞生產,其實也不遲!”
“嗯,你說的有理。”
嬴政頗為認可的點了點頭,然後看向巴清。
巴清稍微沉吟,忽又想到什麼似的,追問趙昊道:“那公子說的讓我們賺錢,是怎麼回事?”
“清姨彆急!”
趙昊笑著抬了抬手,又道:“剛才我說了家庭收入不均,會引起家庭矛盾,那麼,反過來想,有家庭收入和沒有家庭收入的區彆,會怎樣?”
“比如,以前全家人種地,除了上繳賦稅,就是湖口,甚至有時候湖口都難。”
“這種情況,商人根本不指望他們消費,畢竟他們活著已經不容易了。”
“但現在,他們有了收入,湖口已經沒問題了,那是不是要消費?
而他們一旦消費,就是商機!”
“隻要商人抓住商機,清姨想想,賺錢很難嗎?”
“這.....”
巴清眼神不斷閃爍,最終露出恍然大悟的笑容,朝趙昊行禮:“公子大才,婦佩服也!”
“嗬嗬,清姨客氣了。”
趙昊笑著擺了擺手,然後鄭重其事地道:“朝廷在短時間內,會維持現狀,不提開商之事,但朝廷前期的投入,離不開你們的支持,因為朝廷國庫沒那麼多錢!”
“正所謂有舍才有得,希望清姨您能明白。”
“公子放心,這個婦明白。”
巴清微微頷首。
嬴政心滿意足的點了點頭,然後拂袖道:“既然誤會解除了,那商事這塊,朕就交給你們了。”
說完,又扭頭朝趙昊道:“你說的那個生產隊,朕覺得可行,去找治粟內史交代一下,讓他寫個奏簡,交給丞相府,朕跟大臣們討論後再做決斷!”
“現在嗎?”
趙昊一愣,有些茫然的看著嬴政。
嬴政側過身,背對著巴清,一邊遞眼色,一邊義正言辭道;
“國家大事,容不得片刻耽誤,你有好的辦法,且隻有你最熟悉,自然非你莫屬,父皇相信你不會讓父皇失望,不會讓國家失望!”
“可是我......”趙昊不情不願。
嬴政順手拍了拍他的小腦袋,將他接下來的話拍了回去。
趙昊委屈地一扁嘴,心說我也想看熱鬨啊.....
你欺負兒子。
.......
目送趙昊垂頭喪氣的離開廳堂,嬴政臉上飛速浮現出一抹奸計得逞的笑容,轉瞬即逝,然後回轉身形,看向巴清。
此時的廳堂裡,隻剩下他們兩人,相顧無言。
氣氛忽然變得有些曖昧。
“陛下還有何事?”
最終巴清耐不住與嬴政獨處的氣氛,主動開口詢問嬴政。
嬴政聞言笑了笑,意味深長的反問:“難道沒有事,我就不能留在這裡嗎?”
巴清:“......”
嬴政:“我記得你喜歡彈琴,不知能否為我彈一曲?”
始皇帝喜好音律,在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
當初為了聽音樂,連刺殺自己的荊軻好友高漸離,他都敢召到宮中演奏。
如今說要聽琴,倒是合乎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