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端和的突然出現,打亂了韓信的計劃,他隻能倉促迎敵,將追來的叛軍擊退。
並成功救出了楊端和。
叛軍那邊,一名身材魁偉的將領,策馬來到項羽身邊,仔細打量了他一眼,笑道;“少將軍,彆來無恙否?”
項羽愣愣地看著眼前的孟德,疑惑的問道:“你怎麼來了?”
“君上的命令,自然不敢不從!”
孟德笑著答道。
項羽皺了皺眉,看了眼他身後的軍隊,似乎不像六國軍隊,倒像是秦軍。
什麼情況,秦軍怎麼會反秦?
看這些秦軍的裝備,也不像普通秦軍.....
難道是禁軍?
我擦!
始皇帝最精銳的禁軍居然反叛了始皇帝!
這怎麼可能?
項羽心中驚疑不定,滿臉差異的詢問孟德:“這些禁軍是怎麼回事?”
“君上的能力,你還知之甚少,等會兒見到君上,你就知道了。”
孟德表情澹澹地答道,同時朝遠處的黑甲看了一眼:“跟你來的那些人呢?”
“都死了....”
項羽神色一暗,心中懊悔不已。
若他不貿然追擊韓信,也不可能造成現在這種局麵,所以他心中懊悔不已。
如果可以重來一次,他絕不再魯莽。
哪隻孟德冷笑出聲:“果然如君上所料,你就是一莽夫!”
“你說什麼!?”
項羽怒火升騰,就要對孟德出手。
孟德渾然不懼,平靜而冷漠地道:“項羽,你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還是說,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項羽現在正在氣頭上,聽到這話,頓時反唇相譏:“你以為你是誰?你憑什麼跟我說這些!?”
在他想來,孟德隻不過是剛剛歸順嬴成蟜的一條狗,憑什麼對自己指手畫腳。
然而,孟德卻沒有住口的意思,又苦口婆心道:“醒醒吧項羽,你身邊的人已經死光了,何必再魯莽行事?”
“這話我倒想問你,為何現在才來,若有這些人,我何必去拚殺,難道這都是嬴成蟜的圈套?他想讓我來送死?”項羽喝問道。
“可笑,簡直可笑至極!”
麵對項羽無理的言論,孟德也忍不住嗤之以鼻:
“你自己魯莽,帶人追殺過來,害死了跟隨你的人,卻將過錯怪在長安君身上?”
“他明明答應助我的!”
項羽有些不服,當即回懟道。
“答應助你,不是讓你將人當豬狗,不管他們的死活!”
孟德說著,目光灼灼的盯著項羽,質問道:“項羽,你真以為天下人都是豬狗嗎?”
“我....”
項羽語塞了一瞬,怒吼道:“不是我以為天下人是豬狗,我就是豬狗,是我害死了他們!”
吼完,眼淚瞬間從眼眶落了下來。
孟德見狀,張了張嘴,本想斥責的話,剛到嘴邊又改了口,歎息道:
“現在你已無牽無掛,除了君上,沒人能替你複仇,你先考慮清楚,再對我出手!”
“你!”
項羽童孔猛地一縮,雙童乍現。
即使他反應再遲鈍,此時也想明白了。
難怪嬴成蟜要支持他救項伯,因為項伯是他唯一的牽掛。
如果這唯一的牽掛沒有了,那他在這世上,也就隻剩下仇恨了。
一個心懷大仇的人,肯定想複仇。
那麼,除了嬴成蟜,好像真沒有誰能幫他複仇。
即使他回到江東,那些楚國舊貴,也不可能賣他的麵子,跟他反秦。
念頭至此,項羽不禁怒火中燒,覺得嬴成蟜是個卑鄙無恥的小人。
但他即使再憤怒,也沒有繼續發作,隻是平靜道;“你們想讓我做什麼?”
“不,你好像搞錯了.....”
孟德搖了搖頭,似笑非笑的道:
“不是我,也不是君上想讓你做什麼,而是你自己,你想做什麼!”
項羽眯了眯眼睛,沒有接口。
孟德看了他一眼,又意味深長的道:
“來之前,君上讓我告訴你,如果隻能做你力所能及的事,你永遠成不了大事;
你必須忘掉過去的一切;
因為那些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你現在做出的選擇!”
說著,抬手指著前方:“剛才遠遠瞧見你被人追殺,你就不想做點特彆的事嗎?”
“這....”
項羽微微一愣,不由心頭大動。
這時,孟德又抬手一指:“你的仇人不光眼前這些黑甲,還有一個在山上!”
他說的這個人,自然是趙昊。
而項羽也知道,趙昊就在山上,所以原本茫然的心,瞬間凝視起來,順著孟德德手看去。
現在有這些軍隊,他完全可以借助這股力量,向趙昊複仇。
是的,他根本不想逃,若非情勢所逼,他真想好好跟韓信對戰一場。
因為他心中的名將之路,絕不是逃跑出來的。
.......
而與此同時,趙昊所在的山坡上。
“報——!”
一名傳令司馬衝跑著來到趙昊馬車前,朝他稟報道:“啟稟公子,有叛軍朝我們這邊襲來!”
“什麼?!”
聽到這話,趙昊四人無不吃驚,紛紛跳下馬車。
他們怎麼也沒想到,伏殺一個項羽,竟然引來了叛軍作亂。
“哪裡來的叛軍?可是六國餘孽同夥?”
趙昊急切追問道。
傳令司馬拱手道:“回公子,觀其軍旗,不像是六國餘孽,倒像是禁軍!”
“禁軍?”
趙昊一愣,下意識看向蒙德。
他感覺自己腦子似乎不夠用了。
禁軍怎麼就成了叛軍?
難道楊端和造反了?
這不應該啊!
始皇老爹還活著,誰敢造反?不怕被滅族嗎?
不對,肯定有問題!
楊端和不可能反叛始皇老爹!
似乎跟趙昊抱著同樣的篤定,蒙德當即沉著臉追問:“叛軍有多少人?”
“據韓衛尉估算,大概有五六萬人之多!”
傳令司馬答道。
“五六萬人?這怎麼可能?”
趙昊四人對視一眼,不由麵麵相覷。
如果叛軍真是禁軍,那絕對不可能有五六萬人。
就算楊端和是九卿中尉,掌管禁軍,也根本調不動五六萬人反叛。
當初嫪毒造反,偷了嬴政的兵符,也才調動不到兩萬人,楊端和既沒有兵符,也沒有正當理由,如何能調動五六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