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愛真的會消失嗎?【求訂閱啊】(1 / 2)

博士宮論政之後,趙昊逐漸站穩腳跟,卻一直沒對胡亥出手。

除了胡亥年紀尚小,可變性高,還有就是秦初的政治環境非常複雜,不是一個胡亥能左右的。

即使胡亥搭檔的趙高,在秦初也隻不過是一個小人物。

真正讓胡亥和趙高走向人生巔峰的是李斯。

如果沒有李斯幫他們篡改遺詔,他們怎樣都不可能成功。

因為秦朝是以法立國。

法,講究一個信。

若法無信,則國不立。

當初商君徒木立信,就是這個原因。

而李斯,恰恰是大秦法治的維護者,在秦朝有很高的信譽度。

除了始皇帝嬴政,恐怕也就他的話最可信。

如此一來,李斯說始皇帝的聖旨沒問題,很多人都會信他。

那麼,作為幫胡亥成功上位的大功臣李斯,為何又被胡亥殺了呢?

其實從胡亥的秉性就能看出,殺李斯也是必然的!

胡亥想模彷始皇帝,又不想吃始皇帝的苦,他的很多行為都觸犯了大秦法律。

但他是大秦皇帝。

什麼法律能約束皇帝?

沒有!根本不可能有!

所以,胡亥坐穩皇位的第一件事,就是改變大秦法律,無視大秦法律。

而這樣的做法,導致的嚴重後果就是,大秦數百年建立的法治,徹底亂了套。

作為法家代表,大秦丞相,秦律最有力的堅持者,李斯自然要站出來阻止胡亥。

當時的情況可能就是這樣。

李斯:損塞,求你彆添亂了行不?你就當個吉祥物行不?

胡亥;去你瑪勒戈壁,你以為你是我父皇啊,想約束我?

趙高:陛下,李斯故意打擾您享受,著實該死!

胡亥:好,那就讓他死吧.....

於是,李斯就這樣死了。

而失去李斯的秦國,猶如失去最後一道屏障的天險,直接呈現在眾人麵前。

原來,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國,是個紙老虎。

大家一起上啊,打倒紙老虎.....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睡虎地秦簡裡說,秦法逾期遲到不會死。

但很多人卻忽略了一個事實,始皇帝陵是秦二世第二年才完工的,而且還是倉促完工的。

為何會倉促完工?

一個是因為大秦沒錢再修帝陵了,二個是胡亥享受需要花錢。

所以,他必須儘快完成大秦現有的重要工程。

在這種時候,趕工期是必然的。

熟悉秦漢戰時律法的都知道,秦漢時期的軍人,遲到是會被處死的。

那麼,這時候的胡亥若想趕工期,啟用戰時律法,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順理成章。

簡單來說,秦法總共經曆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商鞅時期的軍事化管理階段。

這個階段的秦法是最為嚴酷的。

但也是最公平公正的。

隻要你不觸犯秦法,秦法就不會苛責你。

第二個階段:始皇帝統一天下後的改法階段。

這個階段的秦法,相對來說比較輕鬆,因為要適應六國臣民。

也就跟睡虎地秦簡裡記錄的大差不差,以信為主。

第三個階段:胡亥亂法時期。

各種殘酷刑法被胡亥和趙高為了一己私利,重新啟用,甚至朝令夕改,最終使秦法逐漸失去公信力。

了解大秦曆史的,基本都知道。

胡亥登基的前兩年,秦朝其實沒多大的問題,就算有一些反叛,也在可控範圍之內。

而這一切的原因,就在李斯身上。

咱先不說李斯的人品如何,最起碼在治國方麵,他還是很有能力的。

否則始皇帝也不可能重用他。

前文也提到了,胡亥之所以坐上皇位,跟李斯有很大的關係。

所以,胡亥剛坐上皇位的時候,也很倚重李斯。

但李斯長久把持朝政,讓胡亥有種白做皇帝的感覺,很不得勁。

這時候,趙高的心思就開始活絡了。

因為他是胡亥的老師,胡亥很信任他,所以他經常給胡亥說李斯的壞話,胡亥自然而然就厭惡上了李斯。

於是兩人一合計,果斷除掉了李斯。

而李斯這一死,也就成了壓垮大秦帝國的最後一根稻草。

總結來說,李斯才是秦國由盛轉衰,直至滅亡的關鍵點。

趙昊為什麼支持王綰?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想讓李斯上位!

雖然李斯的重要性,無可比擬,但李斯不當丞相,對大秦來說,其實是一件好事。

沒當丞相前的李斯,還算克製,儘職儘責。可當上丞相後的李斯,就跟變了個人似的,不斷排除異己,鞏固實力。

儼然有想做第二個呂不韋的意思。

這可不是胡說,從他選擇胡亥,不選擇扶蘇就能看出。

以李斯的政治眼光?他難道看不出胡亥的能力?

就算趙高鼓動他的那些話,說扶蘇登位不會重用他,會重用蒙恬,蒙毅等等,也不足以讓他選擇胡亥。

畢竟扶蘇沒那麼蠢,不可能看不出李斯的作用。

真信了什麼儒家和法家對立見解的,才是蠢材。

扶蘇確實偏向儒家,但也不可能因為這一點放逐李斯。

真是這樣,那大秦半個朝堂都法家,豈不是都換了?

而且以蒙恬的政治眼光,也不可能讓扶蘇棄用李斯。

所以,究其原因,還是李斯的野心在作祟。

他曾在呂不韋身邊做事,體會過那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感覺。

為此,他儘力展現自我,希望自己也能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可惜的是,即使他坐上呂不韋曾經坐的位置,依舊無法如願。

因為他上麵的不是莊襄王,不是幼年嬴政,而是秦始皇。

這就注定了他不可能成為呂不韋。

但是,嬴政的突然駕崩,又讓他仿佛看到了一絲希望。就像黑暗中的一縷光,照亮了他政治末期的康莊大道。

比起幼年嬴政,胡亥遠遠不如,甚至連莊襄王都不如,以李斯的政治手腕,他自然有信心像呂不韋一樣權傾朝野。

所以,他最終選擇了胡亥,沒有選擇扶蘇。

其實站在李斯的角度來看,他選擇胡亥沒什麼問題。

真正讓他失敗的,其實是他忽略的一個小人物,趙高。

他恐怕做夢也沒想到,一個在始皇帝身邊卑躬屈膝,為奴為仆的小人物,會斷送自己的政治生涯,將自己送上刑場。

好在趙昊及時出現,阻止了李斯的野心。

否則讓他坐上丞相之位,後果不堪設想。

畢竟大秦丞相的權力,遠超後世任何朝代。

其實李斯不當丞相也挺好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