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恕罪,當下衛尉所屬有兩萬!”
“才兩萬?”
“回公子,兩萬已經足以。”
韓信解釋道:“衛尉的職責是守衛皇宮,一般不負責拱衛鹹陽,有中尉府的十萬禁軍,鹹陽固若金湯!”
“好吧,兩萬就兩萬....”
趙昊無奈點頭,旋即從懷中拿出一本線裝書,遞給韓信:
“這是我整理的練兵手冊,你回去好好研讀,給我一份完整且可行的練兵方略,此事,可與國尉,禦史大夫,老丞相共同商議!”
“諾。”
韓信恭敬行禮之後,返回衛尉府,將練兵手冊放在桌桉上,有些不以為然。
儘管他承認趙昊能力出眾,智謀過人,但在練兵方麵,他還是很有自信勝過趙昊的。
就算趙昊的老師是尉繚,他也不信趙昊比自己更會練兵。
可這練兵手冊好歹是趙昊的勞動成果,他不看一眼,總覺得對不起趙昊的知遇之恩,於是心裡沒抱什麼希望的韓信,懶洋洋地打開練兵手冊。
隻見上麵赫然寫著八個大字:《民兵軍事訓練手冊
“嗯?”
韓信一愣:“民兵?”
什麼意思,公子打算訓練民兵?
這是為何?
難道.....
不可能!絕不可能!
公子怎麼可能會造反?
似乎是被自己的想法嚇了一跳,韓信瞬間麵色凝重的翻看訓練手冊,越看越心驚,越來越眼睛大亮,最後一拍桌子,喊道:“公子,神人也!”
柯北皺了皺眉,看了眼韓信,心說韓衛尉就算效忠公子,也不該在衛尉府張揚吧?
誰知韓信連忙拿起手中的訓練手冊,朝柯北興奮道:“快備馬車!咱們去國尉府!”
.......
嚴格意義上來說,趙昊對練兵是一竅不通的。
但手握《民兵軍事訓練手冊的他,不需要精通裡麵的訓練內容,那是專業人才需要掌握的,他隻需要將裡麵合適的內容,翻譯成這個時代的文字即可。
憑借後世的眼光,以及這個時代的局限性,趙昊這本刪減過的《民兵軍事訓練手冊,也可以傲視這個時代的任何兵書。
其主要內容,分為八個部分:偵查,警戒,觀察,行軍,宿營,以及體能訓練,思想建設,裝備更新。
前五項內容,屬於戰鬥勤務,在《民兵軍事訓練手冊原版中,有詳細講解。
趙昊不需要過多刪減,直接照搬就行。
至於體能訓練,古代戰場一般都是以冷兵器為主,士兵的個人體能,素質,與戰鬥力有很重要的關係。
強化士兵的體能,這是必然的。
而思想建設,同樣也很重要。
雖然趙昊不敢直接灌輸紅色思想,但一支軍隊如果沒有信仰,很難成就無敵之師。
所以,他將紅色思想改為其他思想,比如‘馬革裹屍’的英雄精神,‘精忠報國’的愛國精神,為‘君王分憂’的忠勇精神,以及為‘天下蒼生’的奉獻精神。
再輔以特彆的晉升製度,惠及子孫的各種福利,獎勵,足以讓士兵們甘願為朝廷賣命。
而這種製度,甚至比商鞅的軍功爵製度,更具有誘惑力。
另外,裝備更新的問題,趙昊尤為重視。
雖然這個時代還處在冷兵器時代,但在不久的將來,熱兵器會逐漸登上曆史的舞台。
隻要大秦的鐵礦開采,達到一定的量,趙昊就可以主持大煉鋼鐵。
而現在的鐵礦開采,還遠遠沒有達到製造熱武器的需求。
畢竟大秦在統一六國之前,用的都是青銅武器。
少部分的熱武器,根本改變不了戰局。
因此,趙昊在裝備更新一項,隻提出建立五百人左右的火銃隊,以及五百人左右的火炮隊,當作模版軍隊。
尉繚在看到這本將近兩萬字的訓練手冊時,雙手不由顫抖起來,抬頭看著韓信,隻見韓信白皙的臉上,震驚之色並未消散殆儘,滿是欽佩與讚賞。
“這....”
尉繚滿臉不可思議的道:“這真是公子所作?”
韓信認真地點頭:“是的,這確實是公子所作,我從未見過如此特彆的練兵之法!”
“.....”
尉繚瞬間無語。
對於趙昊的軍事天賦,他還是很有認知的,畢竟王離寫的兵書,也多虧趙昊指點。
可是,他以為自己已經了解自己徒弟了,沒想到,這徒弟藏著掖著的東西,還不少。
瞧這‘兵書’,如果傳出去,絕對可以開山立派,甚至名垂千古。
然而,他就這麼隨便的拿了出來。
很明顯,他還有更了不得的東西,沒有讓自己和始皇帝知曉。
“呼.....”
吐出一口濁氣,尉繚逐漸恢複鎮定,忍不住讚道:“公子此法,必定能使大秦將士,戰力翻倍,陛下若知道,肯定會非常開心!”
“那在下立刻回去書寫奏折,稟報陛下,以期早日實施!“
韓信收起訓練手冊,朝尉繚正色拱手。
尉繚笑著打量了他一眼,道:“此事,無需你稟報陛下,由老夫來便可!”
“啊?這....”
韓信吃了一驚。
尉繚看著韓信,瞬間明白了他的心思。
按理說,這是趙昊創作的‘兵法’,理應由趙昊上奏始皇帝。
可趙昊對功勞根本不敢興趣,隻想把練兵落到實處,才將自己創作的‘兵法’,毫無保留的交給韓信。
這意味著,趙昊對韓信的器重。
但尉繚橫插一腳,卻讓韓信有種搶功的念頭。
儘管尉繚是趙昊的老師,韓信也有些不滿:“國尉這是何意?”
“你初入朝堂就鋒芒畢露,並非什麼好事,若想日後少些麻煩,就聽我的!”
尉繚笑著說道:“你的目標應該是開疆拓土,而非這些虛名!”
“這....”
韓信一時語塞,而後反應過來,朝尉繚恭敬行禮:“那就麻煩國尉了!”
大秦朝堂的明爭暗鬥,一直都存在。
雖然現在還波及不到衛尉府,但不是說,衛尉府就絕對安全。
韓信不想參與其中,隻想始皇帝儘快通過練兵之策,讓他訓練新式軍隊。
所以,此事交給尉繚上奏,比交給他更合適。
畢竟尉繚深得始皇帝信任,且名義上掌管大秦所有軍隊,在始皇帝統一六國的功勞簿中,也僅次於李斯。
目送韓信離開,尉繚眯了眯眼睛,而後從朝門外大喊:“來人,備馬,老夫要進宮!”,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