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昊很早之前就知道解決溫飽問題的重要性,卻一直沒有推廣高產糧食,反而鼓搗商業發展。
究其原因,主要是現在是秦初,不是秦末。
因為秦國超高的農業稅,使得秦國糧倉的糧食,遠超中原六國,所以秦國才能橫掃六國。
但是,秦國糧倉裡的糧食,並不是救濟糧,而是戰備糧。
就算秦國有地方鬨災荒,遭天災,糧倉裡的糧食也不會動用。
這也使得,始皇帝在麵對災荒的時候,想儘辦法籌糧。
雖然朝廷糧倉不能輕易動用,但權貴家中存有不少糧食,大家緊一緊褲腰帶,日子總能過下去,不至於死太多人。
最擔心的就是災荒年,權貴待價而沽。
若權貴家中一直存著糧食,拿來自己吃還好,可偏偏某些人會趁機飽飲窮人之血。
其實按趙昊的想法,遇到災荒年,糧食價格上漲也無所謂,反正市場會自動調節回來。
但這是在古代,真會餓死人的。
那些因為災荒餓死的百姓,彙聚到朝廷那裡,隻不過是一串冰冷的數字。
等市場自動調節回來,隻怕得先死一大批人,餓殍遍野。
因此,趙昊最開始的目的就是,想辦法讓權貴們把糧食捐出來,等民間存糧不足以擾亂市場,再推廣高產糧種。
這樣百姓和權貴就處於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不會因為高產糧食的出現,導致權貴低價售糧,造成新的經濟危機。
然而,令趙昊萬萬沒想到的是,扶蘇最終還是沒有抵住始皇帝的套路,竟然提前交出了土豆。
“你剛說多少?畝產多少?”
始皇帝仿佛自己耳朵聽錯了一般,重複追問扶蘇。
這東西叫土豆,再聯想到之前的土豆餅,能吃是肯定能吃的。
既然能吃,那絕對是糧食。
但畝產三十石,多少有些離譜了。
卻聽扶蘇鄭重其事地道:“回父皇,您沒有聽錯,兒臣說的是畝產三十石。”
“這....”
嬴政心中一凜,嚴肅道:“我兒細細說來!”
“是,父皇。”
扶蘇接過李憶手中的土豆,道;“此物名為土豆,是一種可食用的農作物,畝產最高能達三十石,主要看土地肥沃程度,就算貧瘠一點的土地,收成也遠高現在的粟,麥....”
“敢問長公子,此神物的生長周期是多久?”
李斯忍不住追問道。
扶蘇看了眼李斯,又看了眼同樣滿臉好奇的眾臣,笑道;“此神物的正常周期在三個月左右,一年能種兩次!”
“有此神物,我大秦再也不用擔心糧食短缺的問題....”
聽到這話,群臣皆驚。
馮去疾當場失聲;“長公子!你說的可是真的?!陛下當麵,可不能亂說!”
嬴政:“......”
他自然知道趙昊與扶蘇的感情。
趙昊能給他火銃,暴雨梨花針那種保命神器,自然不可能忽視厚愛自己的長兄。
隻是,令他沒想到的是,趙昊竟給了扶蘇這樣的神物。
畝產三十石.....
那逆子真是好大的手筆!
朕在鹹陽的那段時間,為糧食愁得頭發都白了不少,那逆子給自己出了各種籌集糧食的主意,就是不拿出此神物來!
還有扶蘇,有此神物居然也不拿出來!
這是要氣死朕這個父皇嗎?
朕遭了什麼孽啊!
儘管嬴政心中滿是氣憤,但一想到此物的產量,心臟又不禁怦怦直跳,急切道:“我兒可種植了此物?快帶朕去看看!”
“回父皇,兒臣沒有種植!”
扶蘇尷尬地回答了一句。
一股巨大的怨念,瞬間充斥四周,所有人的眼神仿佛化作萬千刀身,紮向了扶蘇。
這臭小子,此事竟然也敢開玩笑!?
眼見嬴政的目光越來越不善,一旁的蒙恬連忙道:
“啟稟陛下,長公子雖沒有種,老臣卻種了,而且馬上就可以收成了......”
“啊?”
扶蘇有些詫異的看著蒙恬:“原來蒙將軍背著我偷偷種了?”
“長公子恕罪,老臣實在不願看到如此神物擱置,就把你給我的土豆,提前種了.....”
一聽蒙恬講這話,嬴政頓時來了精神,大笑道:“蒙恬,做得不錯!”
“陛下,老臣雖然種了土豆,但還有一個不情之請,希望陛下能答應。”
蒙恬聽到嬴政的誇讚,下意識看了眼扶蘇,然後朝嬴政恭敬行禮。
嬴政愣了愣神,笑道;“蒙將軍有大功,彆說一個不情之請,就是一百個,一千個,朕都答應你!”
說著,朝蒙恬抬手示意。
蒙恬正色道;“老臣希望陛下暫時不要推廣土豆,最好等匈奴戰事結束之後,再推廣全國!”
“這是為何?”
嬴政皺眉,頓時收斂起笑容。
眾臣也一臉疑惑的看著蒙恬。
卻聽蒙恬又道:“土豆高產,是我大秦難得的神物,但現在將土豆推廣全國,極易被彆有用心的人帶到草原,一旦冒頓得到土豆種子,肯定不會被‘新秦地’引誘至此.....”
聽到這話,不光嬴政恍然大悟,就連滿是不解的眾臣,都露出恍然的神色。
“那好,朕就答應蒙將軍,等匈奴之戰結束後,再將土豆推廣全國....”
“但是。”
說著,嬴政話鋒一轉,又接著道:“朕想看看蒙將軍種的土豆!”
“好,恭敬不如從命,陛下這邊請.....”
蒙恬笑著點頭,然後朝嬴政抬手示意。
隻見嬴政大袖一揮,當即帶著眾臣,朝土豆種植區域走去。
沒過多久,嬴政就看到一片綠意盎然的植物,心中再次燃氣熱情:“來人,給朕收割來看看,此物到底能產出多少!”
“喏。”
隨著始皇帝一聲令下,蒙恬開始命人清理出一畝的土地,然後將這畝地清理乾淨。
緊接著又讓屯田士兵開始收割土豆。
論起收割糧食,這群屯田士兵早就輕車駕熟了,而且土豆是根莖植物,上麵是枝葉,下麵才是果實,隻需用力一拔,土豆就掛在根莖植物下方,遠比普通的粟,麥好收多了。
此時,盛裝土豆的盛具,側重工具,早就準備在一旁了。
不是嬴政與眾臣不信蒙恬,而是他們都想見證這一曆史性的時刻。
數十名屯田士兵,開始進入田畝中,在地中輕輕刨了起來。
隨後地裡的一個個拳頭大小的土豆,被陸續拔了出來,然後被人扔在盛具之中。
隨著土地不斷被翻開,放眼望去,果實埋藏在浮土之間,竟顯得層層疊疊,而且個頭都相差不大。
如果趙昊在這裡,肯定會連連搖頭....失敗啊,真是失敗,這品種也太差了,跟他印象中的土豆,完全不是一個級彆的。
可見土豆育種的重要性。
很明顯,蒙恬種植土豆的時候,沒有培育出優秀的種豆,就一股腦的種進地理。
但眾臣們不知道,看著如此高產的土豆,禁不住興奮連連,對著土豆地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嬴政似乎耐不住性子,指使一旁的趙高,取來盛具,要稱一稱剛剛收獲的土豆。
隨後,趙高指揮幾個小宮侍,將一個盛滿土豆的筐子,胎到嬴政麵前,開始一一沉重。
此時,扶蘇心裡難免有些打鼓。
當初趙昊告知他土豆產量的時候,也把他嚇了一跳,但從未想過驗證趙昊的說詞。
如今始皇帝當眾稱量土豆,萬一土豆產量跟自己照搬趙昊的說詞對不上,那就尷尬了。
可是,現在這種情況,就算自己想改口也難了。
“陛下,這筐土豆有九十七斤....”
“一百一十斤。”
“八十六斤。”
每一次稱量,趙高都會朗聲喊出稱量的計數。
如今始皇帝和眾臣心急如焚,這可是打臉蒙恬和扶蘇最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