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報紙上的內容,在鹹陽城裡掀起了軒然大波。
不光城裡的百姓議論紛紛,就連朝中的官吏都震驚不已。
有聰明者看出了一些端倪,有愚鈍者始終不明所以,有的選擇靜觀其變,有的選擇不聞不問,反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此時,丞相府辦公大廳裡,朝中眾臣彙聚一堂,互相寒暄,卻絕口不提今天報紙上的內容。
隻見王綰如往常一樣,端坐在主位,靜靜等候朝臣陸續赴會。
也不知過了多久,門外緩緩走來一人,眾臣紛紛側目,不由笑臉相迎。
“李廷尉,多日不見,愈發精神了!”
“是啊李廷尉,今日氣色不錯啊!”
“嗬嗬,諸位同僚過獎了!”
李斯笑著朝眾臣拱了拱手,隨即徑直走到王綰麵前,行了一禮:“李斯見過老丞相!”
“嗯,坐吧!”
王綰表情淡淡的點了點頭,然後抬手示意李斯坐下。
李斯也不多話,直接依言坐下。
緊接著,坐在王綰身邊的馮劫,掃視了一眼在場的大臣,發現能到的基本都到了,便率先站起來發言道:
“今日小朝會,有三件事需要商議:一,匈奴勾結大月氏滅了東胡,恐對我大秦邊疆發難,我大秦是否先發製人,掃清北患?
二,鹹陽的經濟發展,帶動了關中地區的部分繁榮,是否大開商業,促進六國之地更快融合?
三,考核入仕的成功,為我大秦增添了不少有用之才,是否新增公立學院,培養更多人才?”
“好了,以上三件事,諸位各抒己見,最後由監國大臣彙總,上奏陛下定奪!”
話音落下,眾臣互相對視,竊竊私語。
很快,楊端和就站了出來,拱手道:“老丞相,禦史大夫,依末將之見,匈奴之所以犯境,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乃遊牧部族,生活的習俗成就了他們的掠奪本性;
我們大秦當初被關東六國視為虎狼之國,是因為關東六國懼怕我大秦,如今匈奴屢屢犯境,明顯是沒有被我大秦打怕,既然如此,何不給他們迎頭痛擊?!”
“不錯!國之不強,必成弱肉,這是一個強者存,弱者亡的天下!”嬴騰站起來附和道。
眾臣紛紛頷首,表示認可。
很明顯,他們都是主戰的。
畢竟大秦從立國以來,一直都武德充沛。
眼見眾臣對出兵匈奴沒有意見,馮劫又接著道:“那開商之事,諸位覺得如何?”
“鹹陽開商已經湧現了很多商人,若六國之地也開商,不知要新增多少商人,屆時無人耕種,都衝著商人賺錢而去,糧食該怎麼辦?”
胡毋敬皺眉道。
馮去疾附和道;“不錯,我大秦一直以農業為本,沒有足夠的貨物支撐商業,如何運轉?
就拿奔走六國之地的商人來說,鹹陽誰都知道,貨運賺錢,知道貨運商會富足,可若是鹹陽沒有足夠的貨物,那他們又如何運送貨物到六國之地,將錢賺回來?
而貨運商會每月需要的貨物,都在與日俱增,這麼龐大的貨物從哪裡來?
關中地區的工廠才剛剛修建,巴蜀地區的手工作坊也產能有限,一旦大開商業,原本賺錢的商人,很快將會沒錢可賺。
因為有更多的商人與他們競爭,朝廷的稅收也會大大降低;
所以,此時開商百害而無一益!”
“左丞相言之有理,老夫也不讚同開商!”
鄭國點頭說了一句,忽又話鋒一轉:“但是,如今的直道,馳道,都采用水泥修築,比以往的碎石路麵更加平坦,再加上四輪馬車的普及,原本十天才能趕到的路程,現在五天都能趕到;
就算朝廷不大開商業,以現在的消息傳遞速度,六國之地的百姓同樣會被鹹陽的商機所吸引,而且,鹹陽之前也頒布過開商的法令,難道鹹陽的法令隻適用於鹹陽,不適用其他地方?”
“這”
馮去疾語塞,不由扭頭看向馮劫。
馮劫皺了皺眉,下意識看向王綰。
卻見王綰微微一笑,隨即將目光落在沉默不語的李斯身上:“不知李廷尉有何看法?”
“嗯?”
李斯愣了一下,然後麵容一整,平靜道:“鹹陽開商,是公子昊在鹹陽時的主張,那時候我正在陪陛下東巡,不知詳情”
“不知沒關係,可以談談你的看法。”
王綰似乎鐵了心要讓李斯發表意見。
李斯眉頭一皺,不知王綰打的什麼主意,便侃侃而談道:“世人皆以為公子昊發展商業的目的是富國,其實,公子昊所圖的是求變!”
“哦?何以見得?”
王綰立馬來了興趣。
趙昊去南海的這段時間,是他監國最清閒的時間。
在這期間,他主要精力都用來研究趙昊的策略了。
連趙昊跟鹹陽七大商會做的事情,他都十分清楚。
後來,他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
趙昊行事,從來都不是無的放矢。
不管是建立科學院,還是派人出使西域,亦或是改造鹹陽都城,鼓勵基礎建設,看似雜亂無章,但細細想來,卻又環環相扣。
即便是他一直圍著趙昊轉,都跟不上趙昊的思路。
要知道,商君變法,隻是通過法律來適當調整秦國製度,猶如將秦國攤開的手掌,握成一個拳頭,變得更有力量。
但趙昊的改革,並非是調整,而是徹底打破常規,重建一個新的製度。
諸子百家,若論對社會的革新把控,沒有一家比得上法家。
可趙昊新建的帝國理工學院,卻逐漸將他們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新的學院派。
這完全是一個顛覆的方式。
以他的眼光來看,一旦趙昊的目的達成,哪怕趙昊不登臨那個位置,大秦也會變得一日比一日強大。
卻聽李斯淡淡說道:“公子昊扶持商戶,想要做到讓利於民,使國家迅速發展,想法雖好,但吾觀之,還有一大漏洞!”
“請廷尉明言!”
蕭何心頭一動,忍不住插嘴請教。
李斯淡淡瞥了他一眼,心說總算有趙昊的人站出來了。
不過,好戲才剛剛開始。
“法莫如顯,而術不欲見,公子昊的策略,會為大秦帶來不世變革,乃真正的經國偉術,可世人愚昧,利欲熏心乃人之常情,這便需要立法,令人畏懼!”李斯道。
“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王綰點頭認同道。
他從來沒有想過在最後一任丞相之位上碌碌無為,混吃等死。
要是什麼都不做,他完全沒必要冒著生命危險,主張那分封製,直接讓李斯接替自己,也樂得清閒。
但是,趙昊的出現,讓他萌發了新的想法,那就是李斯說的求變。
隻有自己改變,才能接受新的事物,才能為大秦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