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皇兄以為如何?”
趙昊將目光落在公子良,公子榮祿,公子將閭三人身上。
“我們.”
三人遲疑了一下,拱手道:“我們讚同秘不發喪,隻是”
“隻是如何?儘管說來!”
趙昊前所未有地冷峻嚴厲。
“回鹹陽經曆的郡縣不少,若有人求見父皇,不知該如何應對?”
公子將閭說道。
公子良附和道;“是啊,總不能不讓那些郡守和縣令求見父皇吧?這樣肯定會被人看出端倪!”
“此事另外想辦法,先決定是否秘不發喪。”趙昊沒有絲毫猶豫。
“末將以為,天下複辟勢力已經很少了,就算不秘不發喪,也引起不了多大的動蕩,就實而論,秘不發喪並儘快還都,雖然是上上之策,但也容易引人懷疑陛下的死因,特彆是鹹陽曾有傳言,公子對陛下有不軌之舉.”
唐睢有些猶豫的說道:“末將擔心此事會對公子不利!”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有諸位臣工為本公子作證,本公子何懼之有?”
趙昊灑脫一笑,隨即鄭重其事地道:“秘不發喪,並非擔心複辟勢力暗潮湧動,而是對好不容易穩定的局勢,防患於未然。”
“諸位細想,去年新政,大部分都是我父皇主持推廣的,且深受天下臣民愛戴,如今我父皇突然駕崩,天下臣民會作何感想?肯定會想去年推行的那些國策,還能不能順利實施?”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朝政的不穩定,才是本公子擔憂的重要因素!”
話到這裡,趙昊再次看向自己三位皇兄,無奈道:
“實不相瞞諸位臣工,我父皇雖然寵愛我,且器重諸位皇兄,但我大秦的太子之位,至今懸而未決.”
此話一出,公子良三兄弟麵色一變,其餘眾臣也心頭一凜。
他們終於明白趙昊擔心的是什麼了。
於是,全場齊聲呼應:“吾等讚同秘不發喪!”
“好!”
趙昊小袖一甩,再次開口:“第二件事:我們走直道速回鹹陽,可有異議?”
“此事,應該征詢楊將軍,他們是迎著陛下回鹹陽的使團!”陳平小心翼翼地說了一句。
“急召楊端和!”
趙昊當機立斷。
陳平一揮手,最擅長機密行事的安全局成員,快步出了帳篷。
全場像失聲了一般,沉默著,等待著,沒有一個人說話,沒有一個大臣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者新的議題。
大概過了片刻鐘,楊端和便急衝衝的出現在眾人麵前。
聽趙昊一說事由,當即拱手道:“回公子,目下換都,走直道雖然能儘快還都,但是也有兩難,一,返程需要兩次渡河,恐怕不利於陛下車架,二,六國餘孽雖然已經很少出來作亂了,但楚地依然不太平,恐怕會沿途騷擾陛下回程;
若從壽呈出發,經會稽道抵九江道,再從直道北上南陽道,入內史地,路程雖然稍遠,但可確保萬無一失。”
“楊將軍規劃的路程,諸位覺得如何?”趙昊高聲一問。
“吾等讚同!”
全場齊聲應喝。
“好!”
趙昊斷然下令:“今日在場的將尉大臣,由楊將軍統率護衛帝車,不再歸入舊部,一應行裝整肅,由安全局局長陳平督導,皆在營地內完成,不許任何人走出營地!”
“王老將軍,夏太醫,唐將軍,楊將軍,三位皇兄留下,隨我細商還都事宜!”
說完,全場應諾一聲,如潮水般退去。
等帳篷裡隻剩下他們幾人,三兄弟率先癱坐在粗糙的石板席上。
素來泰然自若王翦,此時也有些木然了,隻矗立在原地發愣著。
直到趙昊輕咳了兩聲,眾人才將目光集中在他身上。
“三位皇兄,你們雖然身為皇子,但按照大秦律法,卻不應與大臣們商議要事,然,此事關乎父皇,你們此前也得到了父皇的認可,一起商議要事也無不妥!”
聞言,王翦等人一起點頭。
兄弟三人連忙正襟危坐,仔細聆聽。
“唐睢將軍,我父皇臨終之前,可有什麼交代?”趙昊開始詢問。
“啟稟公子。”
唐睢正色拱手:“事發突然,陛下隻有寥寥幾句,並無詳細交代!”
“好!那就當著諸位說來。”
“陛下曾言:大丈夫生居於天地間,當無懼於生死;
若大秦日後有難,可在帝陵哭拜三天!
屆時,陛下會踏破封土,重鎮天下,再救大秦!”
“????”
“哦,對了,陛下還說,封陵的時候千萬彆用水泥,他怕出不來!”
“????”
有沒有搞錯!
你確定這是我父皇說的?
咱們之前不是早就商量好了嗎?怎麼不按原來的台詞說話?!
眼見趙昊的臉色瞬間垮了下來,唐睢連忙朝他叫屈:“末將所言,句句屬實,這真是陛下臨終之言!”
我特麼!
父皇,你在搞什麼啊!?
趙昊此刻都無語了,禁不住抬手扶額。
其餘眾人更是尷尬得摳腳。
這尼瑪的,還好沒有當著眾臣的麵說出來,不然那氣氛,估計比現在還要尷尬百倍。
“咳咳.,那個,既然是陛下臨終之言,老夫以為,回頭再議不遲!”
夏無且艱難地說了一句。
“對!當務之急是平安還都!”
王翦、唐睢、楊端和齊聲應答。
“也好。”
趙昊無奈點頭。
公子良三兄弟則一臉古怪,心說父皇跟昊弟相處久了,都快變成昊弟的形狀了。
臨死還這麼調皮。
不過,父皇能有這種心態,說明父皇死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痛苦。
這也是極好的。
求月票,追訂,全訂,追訂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