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跟在陛下身邊三十餘年,豈能不了解陛下?但陛下終歸是人,不是神,是人,都有可能遭遇意外,更何況,公子昊樹敵太多,就是陛下,也不一定有他樹敵多,難免會有馬失前蹄的時候!”
“你,這,便是你對陛下的了解?”
“陛下在南海的時候,就曾被趙昊囚禁過,身邊又沒多少可用之人,被刺客偷襲,不是很容易麼?”
“大謬也!”
李斯怒不可遏,一拳砸在案幾上,嘶聲吼道:“你明不明白,我們做的那些事,可是要被夷三族的,稍有差池,吾等將死無葬身之地,如果這是陛下,或者公子昊布的局,你知道後果有多可怕嗎?
陛下經曆過太多的背叛,但有一絲可能,他就會亮出自己的利劍!如此怪異的死訊,吾等不能不慎重啊至少,要親自驗證完,才能做那些事”
話音未落,李斯便頹敗的坐在地上,麵如死灰,淚如泉湧。
其實,他現在已經在後悔了,後悔不該跟趙高同流合汙。
可是他在鹹陽做的那些事,早已違背了始皇帝的初衷,使得他不得不跟著趙高,一條道走到黑。
“李廷尉的意思是,陛下可能沒死?”
趙高臉色驟然變了。
“我已經派人去會稽郡了,相信很快就能有結果。”
李斯木然起身:“但是,為了那不太確定的可能,老夫必須親自去驗證陛下生死,否則,老夫寧死也不會跟你胡來!”
“李廷尉且慢!”
趙高連忙匍匐攔住了李斯,心有餘悸道:“陛下若真的沒死,借老夫一百個膽子,老夫也不敢做那些事;
隻是,這消息有長安君證實,又有無常的人親自講述,老夫看他們的傷勢,不像有假,就算李廷尉要親自驗證陛下生死,又以何種名義出城?”
“雖然臨時內閣現在由李廷尉說了算,但李廷尉貿然出城,恐怕會引起王綰、蒙毅等人的猜疑,於之後的那些事不力!”
“那依你之見,老夫該如何謀劃?”
李斯的臉還是陰沉著,一點好顏色不給趙高。
趙高稍微思忖,便若有所思的道:“在下有三步,可供李廷尉謀劃。第一步,派上卿頓弱為特使,趕赴武關,以迎候皇帝回鹹陽為名,請求麵見皇帝,稟報鹹陽諸事;
在下推測,頓弱與皇帝最是貼心,皇帝對他素來信任有加,不可能不見他。
第二步,若頓弱萬一見不到皇帝,則以李廷尉親自前往武關,麵見皇帝,如此,所有人都不會懷疑。因為李廷尉本就是奉陛下之命回鹹陽處理政事的,而且,匈奴那邊事態緊急,也當麵見陛下!”
聞言,李斯眼睛大亮,不由好奇追問:“第三步如何?”
趙高想了想,道:“第三步乃策應之計,若陛下真的遇刺身亡,則以內閣名義,下令涇陽君率領八千飛騎,截住趙昊等人,召集群臣,公布陛下遺詔,擁立胡亥為二世皇帝!”
“若陛下安然無恙呢.”
“那吾等就準備等死吧!”
“這”
李斯心頭巨震,卻是什麼話也說不出來了。
次日清晨。
李斯召集幾位內閣大臣,將迎候始皇帝的事告知了他們。
所有人一致表決,讓頓弱前去迎候始皇帝。
然而,頓弱卻罕見的拒絕了。
並以自己病體繁重,不堪遠行為由,建議李斯親自去武關迎候始皇帝。
而這也正中李斯下懷。
於是乎,李斯直接跳過趙高的第一步,名正言順的帶著數十名護衛,直奔武關。
等他們趕到武關城下的時候,已是夕陽落山之時。
大秦的直道在綠色的山脊上,南北延伸,仿佛一條蜿蜒的巨龍。
初夏的晚霞照在林木蔥翠的山巒間,看起來十分壯美。
李斯不是不信趙高的話,而是想親自驗證始皇帝的身死,如果始皇帝真的死了還好,如果沒死,他想做的那件事,無異於自找死路。
俗話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事關自己的命運前途,他不得不慎重對待。
“啟稟李廷尉,前方三四裡,有大隊人馬行進——!”
李斯正在思緒萬千,忽地聽到遠處山脊上傳來一聲斥候的高呼。
“整肅隊伍,上道迎接陛下!”
李斯肅然下令,立刻帶著數十名護衛,策馬來到寬闊的直道上。
大概過了一炷香的時間,始皇帝的車隊便朝著關口迎麵而來。
突然,李斯身後的護衛們,一片猛烈的噴嚏聲,戰馬也開始嘶鳴的甩起了鼻涕,一護衛忍不住喊了一聲:“好臭的味道!”
李斯當即撥轉馬頭,厲聲低喝:“人馬禁聲,道側列隊!”
片刻間,護衛們就分列成了兩隊,避開迎麵風頭,頓時,那股臭氣熏天的味道大減,護衛們也安靜了下來,李斯則飛身下馬,肅然躬身在道路兩側。
“前方何人領隊,報上名來!”
始皇帝車隊前方的將領,喝聲問道。
“廷尉李斯,前來迎候皇帝陛下!”
“止隊!”
一聲高喊之後,行營車隊緩緩停止,緊接著是一陣馬蹄朝後奔去。
良久,一臉青銅馬車在暮色中徐徐駛來,六尺的傘蓋下,肅然站著一身白袍的趙昊。
李斯與趙昊也算老相識了,當即正身行禮道:“老臣見過公子。”
趙昊沒有回禮,更沒有下車,隻是淡淡抬手:“李廷尉出關迎候我父皇,儘的是臣子之誼,本公子便說不得私誼了,李斯,你是奉老丞相和禦史大夫之命而來的嗎?”
李斯奮聲道:“回公子,李斯奉陛下之命,回鹹陽協助老丞相和禦史大夫處理朝政,如今陛下歸來,自然要當麵稟報政事!”
趙昊沉吟道:“李廷尉乃治國大臣,原有隨時麵見我父皇的權利,然則,父皇在回鹹陽的途中,遭遇了刺客襲擊,傷勢頗重,方才剛剛服用了湯藥,已然睡去,否則,父皇早就回鹹陽了!”
說到這,頓了頓,表情淡漠的看著李斯:“李廷尉有政事,不妨回鹹陽之後,再麵呈我父皇?”
“公子之言,原本不差,隻是匈奴犯境之事,太過緊急,老臣不敢不讓陛下儘快決斷!”李斯義正言辭道。
“既然如此,那就稍等片刻。”
聞言,趙昊淡淡一笑,隨即向後擺手:“知會夏太醫,李廷尉要麵見我父皇!”
“諾。”
一名傳令司馬應諾而退。
很快,趙昊又微笑招手:“李廷尉,請隨本公子來。”
說完這話,便坐著馬車,向後營方向駛去。
李斯眯了眯眼睛,也跟著一揮手,帶著兩名軍吏,手捧木匣隨行而來。
求月票,推薦票,追訂,全訂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