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昊去南海之前,曾跟公輸承聊過蒸汽機的發展。
後來,公輸承一直致力於蒸汽機的研究。
將米尼步槍的研究,交給了公輸家的其他核心成員。
直到趙昊從南海回來,公輸承才製作出第一代蒸汽機。
可惜,趙昊被困在甘泉宮,他一直無法跟趙昊取得聯係,隻能自己埋頭研究。
而墨玄則通過研究公輸承製作的第一代蒸汽機,改變了依靠蒸汽內縮獲得做功的思路,根據外漲做功的思路,幾次實驗之後,終於確定外漲做功比內縮做功獲得的動力更強。
但是第一代蒸汽機出現的密封性問題和冷凝問題,依舊沒有解決,導致炸缸的毛病頻頻發生。
隨後,墨玄又將冷凝缸和做功缸分離,利用一個轉換裝置聯接在一起,勉強解決了冷凝問題。
可密封性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她根據趙昊留下的《天工開物》,以及反複研究公輸承製作的第一代蒸汽機,發現公輸承製作了一些銅片,用在密封口,便突發奇想的在銅片周圍淋上一些樹脂油,用來隔絕空氣。
沒想到,這種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雖然增加了冷凝負擔,但至少能在短時間內,保證缸體內部的密封性。
之後經過幾番試驗,她又在樹脂油裡麵加入動物油,桐油,最終熬煉出混合油,將蒸汽機的使用壽命大大延長。
而如今呈現在趙昊麵前的蒸汽機,便是多次試驗的產物。
卻聽墨玄道:“儘管混合油已經將蒸汽機的使用壽命延長到兩個時辰左右,但要持續穩定的做功,還是需要橡膠墊子。”
“誰都知道需要橡膠墊子,可問題是沒有啊!”
公輸承聞言,當即站出來不忿道:“我們根據大王提出的橡膠特性,不知試驗了多少材料,也沒見到什麼成效!”
“嗯,這不怪你們。”
趙昊點頭道:“據我所知,大秦境內確實沒有橡膠樹,所以想要橡膠,還得從海外運回來”
說著,忽地話鋒一轉,環顧眾人道:“雖然現在的成果,還遠遠沒有達到我的預期,但起碼已經有了不小的進步。我會上報朝廷,嘉獎你們”
“且慢!”
趙昊的話音還未落下,墨玄便出言打斷了他,拿起手中的陶罐道:“大王,墨玄還有話說!”
“嗯?”
趙昊滿臉疑惑,不由道:“墨玄師姐有何話說?”
“方才大王說大秦境內沒有橡膠樹,墨玄可不認同!”
“啊?”
趙昊表情一懵,更加疑惑了。
卻見墨玄二話不說,直接將手中的陶罐,罐口朝下。
很快,罐口就流出一道粘稠的白色液體,拉出長長的絲線。
“這是.”
趙昊滿臉詫異的看著罐口留下的白色液體,驚呼道:“你從哪裡搞到的橡膠?”
沒錯!
這確實是他印象中的橡膠樹汁液。
可是,橡膠樹原產地在南美洲,亞洲根本不可能有橡膠樹,就算是最早出現橡膠樹的南海,也是近代引進過去的。
可墨玄手中的橡膠樹汁液,又是怎麼一回事?
眼見趙昊被自己手中的橡膠汁液驚到,墨玄嘴角微微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道:“大王誤會了,這不是橡膠樹的汁液,而是杜仲樹的樹皮和樹葉熬製的橡膠汁液!”
“杜仲樹?”
趙昊一愣,不禁扭頭看向公輸承。
隻見公輸承微微蹙眉,便朝墨玄拱手請教:“敢問墨玄姑娘,這杜仲樹的樹皮和樹葉,怎麼能熬製出橡膠汁液?”
墨玄笑著解釋道:“公輸院長要問墨玄如何熬出的橡膠汁液,墨玄還無法給出具體答案。隻是小時候在終南山,跟著師父去秦嶺采藥,發現杜仲樹的樹葉,樹枝,樹皮,隻要折斷就會拉出銀色的絲線,就像河藕一樣;
便突發奇想,用杜仲樹的樹皮和樹葉,熬製橡膠汁液,沒想到居然成功了!”
“這”
眾人聞言,不由麵麵相覷。
趙昊更是暗暗佩服,什麼是天才,這特麼才是天才!
果然,科學都是不經意間發現的。
“墨玄師姐真了不起!”
趙昊由衷的豎起一根大拇指,朝墨玄稱讚道:“以後蒸汽機項目,由東院和西院聯合開發。公輸承擔任總工程師,墨玄擔任技術負責人。待遇跟大庶長同等!”
“大王萬歲!”
聽到趙昊的話,西院研究員頓時歡呼雀躍。
東院研究員也開心的鼓起了掌。
雖然他們之前對西院有些誤會,但隨著墨玄將橡膠墊子的事解決,他們也認識到了西院的本事,人家根本沒有偷他們的技術,而是掌握了核心技術。
眼見眾人皆大歡喜,公輸承也笑嗬嗬地引導趙昊去東院。
因為趙昊不在鹹陽的這段時間,他們可不止研究蒸汽機這一個項目,還有遠洋大船。
當趙昊來到東院西側的一個試驗場地,看著一艘跟大秦現有的樓船風格迥異的大船時,不由眼睛大亮。
“這是帆船?”
趙昊一眼就認出了這艘大船的類彆。
雖然華夏之地,在商朝便造出了船,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大秦已經能造出航行海上的樓船。
但根本不適合遠洋。
隻能在特定的條件下,借風航行。
不過,大多數時候,出海航行,還是要依靠洋流和人力。
帆船的使用,有時候可以省去不少人力,但若使用不當,很容易造成翻船的情況。
“上次大王說,橡膠在海外很遠的地方,微臣造不出完美的蒸汽機,便想著造一艘遠洋的大船,早日取回橡膠.”
說著,公輸承神色複雜的看了墨玄一眼,有些自嘲的道:“沒想到,還是走了岔路,不如墨玄姑娘見多識廣。”
“公輸院長不必這麼說,墨玄也是取巧,還不知道杜仲橡膠能不能代替真正的橡膠!”墨玄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
“墨玄師姐說得有理。”
趙昊點了點頭,然後抬手示意公輸承道:“先說說這帆船吧!”
“諾。”
公輸承應諾一聲,繼續道:“東院對火藥武器的研究,一直都沒有落下。而基於火藥武器的研究,包括飛行器在內的數項研究,也在同步進行。”
“大王請看。”
說著,公輸承將模型船隻上的船帆升了起來。
隻見船帆的長度,比桅杆還要長,稍微吹點風,便鼓蕩成一個弧形。
“我們經過試驗,發現如果船帆是弧形,當氣流通過風帆的時候,由於帆前和帆後的距離不同,兩麵的風速也不同,就如同飛行器的機翼迎風,會產生一個向上的浮力,作用到船上,驅使船向前航行。”
公輸承一邊說,一邊給趙昊演示。
趙昊沒想到,這才兩年多的時間,科學院已經成長到了這等地步。
居然連空氣動力學的原理都摸清了。
他們的模型帆船上,總共有七麵船帆。
每個船帆的朝向不同,作用也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