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昊掃視韓信、蒙德、陳平、蕭何、曹參五人,沉聲說道。
“匈奴突然南下,多半是先帝駕崩的消息傳到了草原,再加上長公子和蒙公不在九原,這才讓他們覺得有了可趁之機。”
蕭何沉吟道:“但是,他們從遼西進攻,著實讓我沒想到。”
“王離,恐怕也沒想到.”
“不過漁陽郡有李丞相征發的戍邊大軍,倒也不用太過擔心,隻要通武侯和隴西侯出兵北上,他們便不敢再進分毫。”
“話雖如此,但隴西城外的大月氏,又該如何應對?”蒙德發出了不同的聲音。
“哎!頭尾難顧啊!”曹參搖頭歎息道。
匈奴與大月氏的盟約內容,他們並不清楚,所以才覺得匈奴此番南下,跟之前一樣,有大月氏幫匈奴打掩護。
可是,相比起匈奴南下的事,陳平更關心鹹陽的格局。
卻聽他道:“大王,你若趁著巡狩天下之機,北上掃平匈奴,鹹陽這邊,真要讓四位公子製衡太子?以趙高李斯的手段,四位公子如何是他們的對手?”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看向趙昊。
趙昊笑了笑,沒有急於解釋。
因為他知道陳平的打算,是想讓他‘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解決趙高李斯,再北上平亂。
可是。
趙高李斯是他計劃的重要一環,沒有他們,這個計劃很難成功。
所以,他思來想去,覺得自己有必要透露一些訊息,讓陳平等人安心執行他的計劃。
“有些事,我不想瞞你們,大秦需要一次特彆的變故,才能使大秦更加強大。雖然先帝在世時,頒布了多項國策,可以讓六國百姓逐漸歸附大秦,但依舊有不少隱患,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我隻能兵行險招!”
趙昊如實說道:“統一六國,我大秦隻用了十年的時間,區區幾年就想讓六國百姓歸附大秦,無異於癡人說夢。
要知道,六國的每一寸土地,都有上百年的記憶,承載著他們的情感,文化,宗教等。”
“大秦統一六國前,之所以一路走得很穩,是因為大秦的每一塊土地都‘消化’很徹底。列入秦國吞並巴蜀,十五年內沒有任何折騰,再如後來的東進,每一步都不算大;
有時候還會吐一些‘三晉’的土地,原因不僅是為了安撫‘三晉’,而是不能一下子把它們逼急了。”
“還記得長平之戰嗎?大秦都把‘三晉’打成什麼樣了,但在骨子裡,‘三晉’依舊是一家人!”
“因此,外人眼裡的六國一統,天下太平,並不能當真,大秦還有很多內部矛盾!”
“而這些內部矛盾,大多都因為先帝的存在,隱忍不發。”
“如今先帝駕崩了,矛盾又出來了!”
“趙高李斯亂國,並非真正的核心問題,我們要解決矛盾,首先要擴大矛盾,將矛盾從根源上解決!”
“唯其如此,才能延續大秦的輝煌!”
“這”
眾人聞言,不禁麵麵相覷。
趙昊抬手扶額,搖頭歎息:“你們難道沒有發現嗎,先帝駕崩的消息剛剛傳出,不僅六國餘孽又冒出來了,就連匈奴都跑來湊熱鬨了,如果先帝不駕崩,能有這麼多事嗎?”
“先帝在世時,大秦就像一個吃撐了的病人,先帝一邊給大秦喂藥,一邊讓大秦劇烈運動,這樣能行嗎?
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得想辦法讓大秦停下來!”
“可,要想讓大秦停下來,並不是一道簡單的王令就能行的,即使是先帝,也做不到!”
“因為先帝在統一六國之前,就頒布了很多法令,以此敦促老秦人為戰爭而生,為戰爭而亡!”
“你們看大秦更改了不止一次《秦律》,百姓改變了以前的生活習慣嗎?沒有,因為《秦律》的嚴苛,已經刻在了他們骨子裡,這就好比六國百姓對大秦的刻板印象!”
“修長城,偉大嗎?肯定偉大,但六國百姓感受不到,匈奴不南下,他們永遠不知道修長城的意義!他們隻會埋怨暴秦,讓他們送糧食,送孩子,去打那些根本看不見的匈奴人!”
“還有修直道,馳道,靈渠,阿房宮,驪山帝陵.等等重大工程!”
“百姓們都抗下來了,為什麼?”
“因為百姓害怕的不是先帝,而是恐怖的《秦律》!”
“所以這統一六國的千古功業,並非先帝一個人的功勞,而是極其嚴苛的《秦律》!”
“《秦律》規定百姓乾什麼,百姓就得乾什麼,因為要是不乾,全家老小都得死,所以為了自己全家老小,必須得忍!”
“活一天,就得忍一天!”
“請問你們,這種忍耐能忍多久?一年?十年?百年?”
“這”
眾人聽到這裡,猶如洪鐘大呂,振聾發聵。
卻聽趙昊又歎息道:“不可能的!不可能忍很久的,矛盾終將會爆發的”
這也是為什麼秦末經過一番大戰後,百姓能迅速融合的重要原因。
因為內亂將醜陋的戰爭機器打爛了,將矛盾從根源上解決了。
雖然趙昊不會讓秦末內戰再次爆發,但百姓心中的怨氣,必須要爆發出來,否則始皇帝複活也不好使。
趙高李斯亂政,不過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已。
千古一帝,二世而亡。
萬年大秦成為後世的笑柄與警示。
再偉大的君主,都無法欺騙治下的百姓,因為百姓過得好不好,隻有他們自己才知道。
一旦這個國家讓百姓過不下去,它遲早會滅亡。(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