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故人歸 第九十三回 援軍趕到(2 / 2)

錦衣長安 沐華五色 5996 字 10個月前

罐子裡的水是戍堡存下雨水,這個地方,水是最金貴的,為了避免浪費,院子裡都擱了半人高的大缸,用來接雨水存著。

平日裡這些缸裡存的雨水,都是用來洗衣沐浴,不想今日還真派上用場了。

韓長暮謹慎的配好藥,一股腦倒進藥罐子裡,靜靜望著罐子口上的騰騰熱氣。

不過片刻功夫,苦澀的藥味兒就彌漫了出來。

“韓兄弟,這藥什麼時候能熬好。”徐翔理與韓長暮生出了同仇敵愾的心,稱呼也在悄無聲息中改了,顯出了幾分親熱。

韓長暮像是全然不知徐翔理態度上的轉變,一臉的麵無表情,眉心中帶了幾分陰霾:“約莫半個時辰吧。”他沒有幾分把握,輕輕一歎:“徐戍官,這藥到底管不管用,我心裡實在沒底。”

徐翔理的鳳眼一眯:“韓兄弟不必多慮,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若真的無藥可解,也隻是命該如此,怨不著韓兄弟。”

姚杳拿竹箸不停的攪著藥湯,一陣陣苦的令人作嘔的味道直往鼻孔裡鑽。

她不禁唏噓。

這味兒聞著都這麼苦,這要是喝下去,豈不是苦的人生死兩難嗎。

藥罐兒裡咕嘟咕嘟的,吐著一個個細碎的水泡,爆開一個,又結出一個。

更漏一聲一聲的,落在人心上,催著人直麵千難萬險的前路。

韓長暮傾身看了看藥,點頭平靜道:“阿杳,好了,把藥倒出來吧。”

姚杳在碗口上擱了塊細棉布,又拿了塊布包著藥罐提手,用竹箸擋著罐子口,才慢慢把藥湯倒了出來。

黃的白的褐色的藥渣子混在一起,被細棉布擋著,絲毫沒有掉進碗裡。

姚杳用棉布兜著藥渣,放在食案上,看了一眼碗裡黑乎乎的藥湯,撇了撇嘴。

她可是親眼看著韓長暮抓藥煎藥的,這裡頭什麼稀奇古怪的玩意兒都有,可不單單是隻有藥材。

要不是她是從長安城裡一直跟著韓長暮的,她肯定會以為他就是確鑿無疑的突厥奸細,是打著做解藥的幌子,再來給戍軍們下一劑毒藥的。

她遲疑的把藥碗端給韓長暮,藥湯在碗裡顫巍巍的晃動,她壓低了聲音道:“公子,真的,要喝嗎?”

韓長暮抬了抬眼皮兒:“喝。”

姚杳低眉,有點鬱悶。

大半碗的藥湯,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一個人喝不了,兩個人喝又不夠。

再說了,讓誰當這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呢,她太難了。

她抿唇:“公子,讓誰,頭一個喝。”

韓長暮抬眼撩了姚杳一眼,目光最後落在徐翔理身上。

姚杳恍然大悟,把藥碗輕輕擱在徐翔理麵前,客氣一笑:“徐戍官,藥煎好了,您看要讓誰先試藥。”

徐翔理也很為難啊。

就在此時,一陣鐵甲嘩啦之聲打破了他的尷尬。

還沒見到人,沉甸甸的腳步落下來頗有地動山搖之勢,隨後就是一串驚雷似的人語傳來:“老徐,你這是怎麼了,你的兵呢,怎麼,都蔫了。”

眾人齊齊望去。

山一樣的投影落在門口,伴隨著咚咚咚的腳步聲,那投影挪到廳堂裡。

來人高大健壯,往廳堂一站,硬是將那入口擋的嚴嚴實實。

被人嘲笑了一番,徐翔理不覺的惱怒,反倒激動的站起身,拍了拍那人的肩頭,像見了一樣都快熱淚盈眶了:“祝老弟,你這是巴巴的來看我的熱鬨的嗎。”

那像山一樣的男子,正是第四烽的戍官祝榮,得了徐翔理的傳信,他立時點了一百戍軍,趕到了第五烽。

韓長暮抬頭,嘴角抽了抽。

他數日前到第四烽的時候,恰逢戍官祝榮不在,沒有見到,這次見了,才覺得這位才是姚杳經常說的那種人,畫成畫像貼在門上辟邪。

祝榮沒有留意這裡的外人,隻是跟徐翔理朗聲笑著:“弟弟我怎麼會看大哥的笑話,徐大哥,你隻管去忙你的,我點了一百戍軍,個個都是精兵良將,這戍堡,我替哥哥守著。”

見到援軍趕到,徐翔理心裡終於踏實了下來,行事也沒了那麼多束手束腳的顧忌,他跟蒲扇一樣的大手一揮,道:“我手底下的兵都倒的差不多了,正等著我這位韓兄弟的解藥,戍堡上還有韓兄弟的屬下,盯了半夜了,勞弟弟安排人把他們換下來歇歇,這戍堡就交給弟弟了,我和韓兄弟就踏踏實實的給我的兵解毒。”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