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回 又是覺明(2 / 2)

錦衣長安 沐華五色 5250 字 10個月前

知善偏著頭冥思苦想了半晌,才猶疑道:“一個叫了清,一個叫覺明,還有一個,小僧真的記不得了。”

韓長暮一聽覺明二字,頓時愣住了,青龍寺的主持,就叫覺明。

他的臉色驀然陰沉似水,心裡有了隱隱的懷疑,但還需要確定一件事情,便沒有將這懷疑宣揚出來,隻是麵無表情道:“先查覺明。”

姚杳聽出了韓長暮話中的一絲冷厲,頓時心裡一驚,不敢懈怠半分,和知善頭碰頭的翻了起來。

時間過的極快,日頭已經偏西了,日光在盛極而衰的邊緣潑灑著,突然明亮起來,像是要將這一整日的光亮,都凝聚在這個時候。

明亮的日光透窗而入,韓長暮逆著光坐著,麵無表情的臉上,冷峻至極。

不多時,姚杳從書山中抬起頭,鼻子上臉上都沾了薄灰,聲音急促的念出了聲:“覺明,河西甘州人士,建寧元年三月生人,建寧十六年落第,當年入薦福寺剃度,建寧二十一年任知藏,永安二年,任青龍寺主持。”

韓長暮越聽越心驚,額角突突直跳,這覺明不顯山不漏水的,一副唯唯諾諾謹小慎微的模樣,竟然藏的這樣深,竟然二十一歲就在薦福寺做了知藏,在藏經閣一呆便是十六年,有多少手腳不能做,有多少痕跡也都能清除掉了。

想到覺明那張人畜無害的白胖圓臉,韓長暮眼明心亮起來,像撥開雲霧,見到了一點點微弱的光,雖然很淡薄,但還是照亮了陰暗的裂縫。

他陡然起身,隻乾脆利落的吐出一個“走”字,便急匆匆的衝出了門。

姚杳歎了口氣,卷起經文夾在咯吱窩下,又抱緊了那捐書名錄和殘本,跟福賢方丈和知善道了聲謝,拔腿跟了上去。

靜室裡沒有燃燈,昏昏暗暗的,突然開門,西斜的日影照在臉上,姚杳騰出一隻手遮了遮眼睛,等適應了這光亮,才飛奔追了過去。

內衛司監牢的門緩緩打開,吱吱呀呀的聲音在暮色裡響過,冷澀的聲音給這深幽的地方,平添了幾分哀涼。

一個個子不高的內衛提著兩個食盒,彎著腰進了監牢的門,沿著向下的台階走到儘頭,一邊大聲吆喝著用暮食了,一邊從食盒裡取出飯食,塞進打開的小窗戶裡。

除了那種窮凶極惡,抵死不開口的犯人,內衛司很少在吃食上磋磨人,一向是有肉有菜有飯,熱乎乎的管飽。

這會兒內衛司關的人犯並不多,挨著門口的牢房裡關的是青龍寺的四個僧人,再往裡走便是瑟瑟樓的一乾人等,最裡頭是倒黴的霍寒山。

這樣的數量的人犯,是內衛司有史以來最少的了,專門給犯人們做飯的廚子,都快閒的發黴了,整日念叨著幸而月俸不是按照做飯多少來算的,不然就要窮死了。

內衛司監牢的飯是沒有竹箸,用的都是特製的碗和勺,掰不斷砸不爛,防備著人犯用這些東西自儘。

所以內衛不必守著人犯用完飯收拾碗勺,隻管把飯食塞進牢房,愛吃不吃,關上小窗,便又緩緩走了出去,等送下一頓飯的時候再來收。

韓長暮二人從薦福寺出來,嫌馬車太慢,從寺中牽了兩匹快馬,一路揚鞭策馬,縱馬長街,直奔內衛司而來。

到了門口,韓長暮甩了韁繩,沉著臉一言不發的就衝進了監牢。

剛走下台階,臨近門口的牢房裡傳來一聲淒厲的尖叫,那聲音扯得又直又尖,真的人耳膜生疼。

韓長暮腳步一頓,頓生不祥,疾步衝到那間牢房外,狠狠拍了一下牆上的一塊磚。

那塊磚看起來跟旁的磚沒什麼不同,可他的手重重落下,那磚凹下去一塊,正麵嚴絲合縫的牆,竟然無聲無息的閃開一道縫。

姚杳被那聲尖叫嚇了一跳,再看到這幅場景,又嚇了一跳,跟著韓長暮走進牢房,隻見一個小沙彌抱著個老僧,尖叫聲正是從小沙彌嗓子裡發出來的。

老僧臉色慘白,可詭異的是上頭卻盤踞著一團黑氣,眼角鼻孔和嘴角都淌出兩行黑紫的血,耳朵裡流出來的血,已經漫到他的淺灰僧衣上,洇開了一大片。

老僧的胸膛極微弱的起伏,已經是出氣多進氣少了。

韓長暮幾步衝上前去,飛快的掏出個瓷瓶,磕出一丸藥塞進老僧的嘴裡。

姚杳站在旁邊,微微搖頭,這個樣子是中毒了,怕是難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