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隊在一裡開外停了下來,然後許多敵軍登上了攜帶的走舸。等到走舸被一一放到水麵,敵軍就向渡口發起了進攻,伴隨而來的是雄壯的戰鼓聲,以及黑壓壓的箭雨。
孫瑜連忙指揮將士們進行躲避。
一波箭雨落地,發出啵啵啵的聲響,但好在造成的傷亡並不大。
緊接著就是第二波,第三波箭雨,守軍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等到箭雨的攻擊停止後,敵軍的走舸已經靠岸,兩千名敵軍開始登陸。
孫瑜指揮己方弓箭手,開始還擊。
江東軍的弓箭手都是精銳,從孫瑜發出命令,到一波箭雨射出,僅僅隻過了五息的時間。
正在下船的敵軍還沒有反應過來,就已經損失慘重。
這一波箭雨起碼帶走了上百名敵軍的性命。
敵軍被射得不要不要的,然後在軍官的指揮下,組織起了防禦。步兵們全都舉起了盾牌,掩護在身前。
所以等到守軍的第二波、第三波,乃至第四波箭雨到達,造成的傷亡已經微乎其微。
這時候,敵軍開始向渡口發起衝鋒。
孫瑜揮舞佩劍,喝令將士們進行反擊。
雙方很快就殺到了一起,刀盾兵們盾牌撞擊在一起,互相較量著,比拚著力氣,時不時地揮刀進行砍擊。
敵軍乃是純粹的水師,所以隻有弓箭手和刀盾兵。在這些登陸部隊中,刀盾兵占了多數,大約有一千兩百人,剩下的弓箭手則在後方播撒著箭矢。
而守軍卻屬於陸師,不僅有一千刀盾兵,一千弓箭手,還有一千槍矛兵。
槍矛兵的長槍、長矛有兩米長,可以透過縫隙,對敵軍的要害進行攻擊,所以時不時地便有敵軍被戳死,被捅死。
弓箭手則比敵軍多了將近二百人,所以射出的箭矢也壓製了敵軍的弓箭手。
敵軍的登陸部隊很快就落到了下風。
但是那些走舸又在返回船隊之後,帶著第二批登陸部隊到來。
隨著敵軍支援部隊趕到,敵軍的刀盾兵達到了兩千四百人,弓箭手也達到了一千六百人。
守軍漸漸落入了下風。
不僅如此,增援的敵軍並沒有從後方進行增援,而是一分為二,向守軍的左右兩翼發起了進攻,企圖將守軍三麵包圍。
孫瑜沉著冷靜,命令三名軍司馬,分彆頂住來自左中右三個方麵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