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三個地方:一,如何才能演得像一點?以此騙過對方?二、倘若詐降,興霸你就免不了受一頓皮肉之苦,到時候又是否會影響到計劃的實施?三、我等的計策又是否會被對方識破,反過來也被將計就計?”周瑜說道。
“這…”甘寧一時間啞口無言,顯得有些不知所措。
“大都督!甘興霸的計策可以說十分高明,而且韋睿也可能真的死了。沒了韋睿,區區其他將校,誰又能識破這個計策呢?”徐琨說道。
“你也說了萬一韋睿死的話,那萬一他真的沒死呢?這個計策是否會被識破,歸根結底是建立在韋睿是否詐死的基礎之上。否則的話,我不認為能夠瞞得過他!”周瑜說道。
“大都督!末將願受皮肉之苦!也願意冒險前去詐降!”甘寧單膝跪地,請命道。
“興霸快快請起!我並非不相信興霸,而是實在不願意相信韋睿真的死了。倘若有個萬一,豈不白白害了興霸?”周瑜將甘寧扶起,然後一臉認真地說道。
“大都督!隻要我軍能夠取得勝利,末將這條命就算搭進去又何妨?”甘寧也認真地回應道。
“興霸切不可如此說!若非有你在,此戰實在是勝負難料,我等又如何能在這裡討論破敵之策呢?”周瑜說道。
“大都督之意,在不能確定韋睿是否身死的情況下,這個計策都不能實施咯?”徐琨問道。
“不錯!興霸的這個計策風險太大,所以在斥候船沒有回來彙報之前,咱們暫時按兵不動!諸位,這一戰實在太過重要,我等如今可以說是整個揚州最後的屏障!倘若有失,主公的基業可能就完了!”周瑜解釋道。
眾將聞言也不再多說。
“大都督!主公的陸師主力應該就快到了吧!”徐琨突然想到。
“不錯!隻要陸師一到,到時候我軍便可南北夾擊!敵軍必敗無疑。哎呀!我怎麼就忘記了還有陸師呢?”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周瑜連忙驚喜地說道。
甘寧、蔣欽也不禁大喜。
“大都督!敵軍既然攻下了沿岸陣地,會不會武昌城也已經被攻破?”趙大問道。
這個問題一時間又讓眾人失去了喜悅。
“隻有兩種可能性,要麼孫仲異所部已經全軍覆沒,並且連同武昌在內,都已經被敵軍奪取!再要麼就是,因為敵軍人多勢眾,孫仲異在丟了赤壁和沿岸陣地之後,率部退守武昌!”周瑜分析道。
“大都督!倘若是前者的話,陸師必定要被武昌城阻擋!真要如此的話,韋睿詐死的可能性也極大!又倘若是後者的話,等到陸師一到,敵軍也必不會久留,很可能在今夜或者明日一早就全部撤退!”徐琨也分析道。
“不錯!也就是說此戰的關鍵,其實已經不在韋睿是否詐死上了,而在於武昌城到底是在孫仲異手上,還是在敵軍手上!但還有一個可能性!那就是沿岸的敵軍,此時已經去攻打武昌城了!”周瑜又分析出了第三種可能性。
“大都督!既然如此的話,不妨派人前去傳令王二,倘若王二的分艦隊能夠暢通無阻地抵達這裡,那就說明敵軍的伏兵已經離開了沿岸陣地。也可以間接說明武昌城還沒有被攻下來!”徐坤也補充道。
“就算敵軍還沒有攻下武昌,也未必一定要撤離沿岸陣地啊?”蔣欽不解地問道。
“因為陸師就快到了,倘若他們不撤,就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所以此時岸上的敵軍,要麼是在攻打武昌,要麼乾脆就是在武昌城堅守!”甘寧分析道。
“就算王二真的能夠安然無恙地到來,又如何說明武昌一定還在孫仲異的手上呢?“蔣欽又問道。
“其實興霸有一點說得不對,武昌城如果已經被奪走的話,沿岸的敵軍,其實不用撤走也沒有關係,反而可以和武昌城互為犄角,更好地擋住我軍陸師主力!反而是武昌城還在孫仲異手上的話,敵軍必會全力攻打!“周瑜說道。
“原來如此!”眾將這才恍然大悟。
“徐琨將軍,再辛苦你跑一趟,派人前去通知王二率部過來,為了以防萬一,多派幾艘船前去!此外,在經過沿岸陣地時,務必要大張旗鼓,以此確定一番,在沿岸陣地上到底還有沒有伏兵!“周瑜下令道。
“諾!”徐琨領命道。
注:詐死之計,是三國演義裡周瑜想出來的,用來對付諸葛亮,被譽為第三十七計。但最終被諸葛亮識破,導致計劃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