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整座城內到處都是兩軍將士在廝殺的身影,就連不少騎兵也已經加入其中。
見到同伴們在苦戰,吳才不敢久留,便留下幾人繼續尋找幸存者。
等到百騎下了城牆,正遇敵軍守門卒!
吳才二話不說,直接率部擊潰了他們,在留下十騎負責守衛城門後,便帶隊前去支援陳慶。
此時陳慶麵對的敵軍,不但人數多達三四千人,而且十分精銳,遠非在城外擊潰的那一支可比。
而黃忠麵對白袍軍,也同樣感到很詫異,沒想到他們不僅穿著怪異,竟還有著奇怪的兵種。
黃忠指的奇怪兵種,便是白袍軍中的投矛手了!雙方甫一接戰,黃忠所部就在投矛的打擊下,吃了大虧。但好在他的部眾裡,弓箭手眾多,所以立馬就展開了反擊。
等到兩軍真刀真槍地交上了手,黃忠發現,這些白袍江東軍,雖然戰鬥力不俗,士氣也很高昂,但卻十分疲憊,所以並非不可戰勝。
於是,在黃忠的指揮下,他的部眾慢慢穩住了陣腳,雙方的戰鬥也慢慢從主乾道,蔓延到了整座城池。
黃忠的部眾同樣一半是刀盾兵,一半是弓箭手。而白袍軍中卻還有長槍兵和投矛手,兵種可謂是豐富。雖然疲憊不堪,但卻相互配合,讓敵軍占不到半點便宜。
而此時的主乾道上,雙方有將近三千人在廝殺,各自結著陣勢。而對方有黃忠這名神箭手在,讓陳慶吃儘了苦頭,不少軍官被他直接射殺,導致陳慶的命令傳達不到位,陣型也漸漸開始變得不再穩固起來。
而其他地方,因為有騎兵的幫忙,很快就清剿了不少敵軍。
但在沒有騎兵的地方,卻是被敵軍占據了上風。
由此可見,在野戰中倘若有陳慶統一指揮,並結成陣勢,白袍軍的戰鬥力便遠超一般精銳。但在巷戰中,各自為戰,白袍軍的戰鬥力就不如一般的精銳了。
此時,吳才率領著百騎,從黃忠主力的後方殺入。頓時,敵軍弓箭手就被擊殺了不少。
突如其來的攻擊,讓黃忠惱羞成怒。
他連忙下令,讓一名軍司馬代替他進行指揮,然後帶著親衛,前去阻擋吳才的突襲。
雙方很快就殺到了一起。
一個初生牛犢不怕虎,另一個卻也老當益壯。但畢竟黃忠是荊州軍第一猛將,又是宗師後期巔峰境界的武者,而吳才頂多高手後期巔峰境界,雙方的實力差了整整一個大等級!
二人僅僅交手數個回合,吳才就招架不住。
於是,他招呼一聲,帶著騎兵就跑。
黃忠見到嘴的肥肉要跑,哪裡肯舍?立馬就帶著親衛騎兵追了上去。
陳慶大喜,黃忠被吳才引開後,不禁讓他壓力大減。於是,立馬指揮部眾猛攻敵軍!
投矛手們射出了僅剩的投矛,弓箭手向著敵軍拚命射擊,刀盾兵和長槍兵之間相互配合,白袍軍逐漸占據了上風。
黃忠帶著親衛追著吳才,但吳才就好像泥鰍一般。暴怒的黃忠抓起鐵胎弓,射死了幾名騎兵。然而等到他回過神來,卻發現吳才已經不見了蹤影!
黃忠這才意識到自己中了調虎離山之計,等他帶著親衛返回主戰場的時候,主力已經開始潰敗了。
黃忠見狀,斬殺了幾名潰兵,然後下令全軍重新列陣。
就在這時,吳才又帶著僅剩的數十騎殺了回來。黃忠好不容易收攏的潰兵,剛剛結成的陣勢,立馬就被衝散了。
黃忠隻好帶著親衛,與吳才的騎兵再次殺作一團。
而陳慶這時卻帶著白袍軍包圍了過來。
注:巷戰,一般也被稱為“城市戰”,這是因為巷戰是在街巷之間逐街、逐屋進行的爭奪戰,發生的地點通常都是在城市或大型村莊內。其特點,一是敵我短兵相接、貼身肉搏,殘酷性大,二是敵我彼此混雜、犬牙交錯,危險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