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到命令之後,身為副將的傅弘之連忙喝令身旁的部眾,開始轉身,然後重新列陣。
另一邊,曹景宗也是如此,命令一部分將士轉身,重新列陣。
於是,剩下的一萬三四千荊州軍,就這樣一分為二。七八千人依舊在和韓當、周泰的前軍廝殺,剩下的五六千人,則在兩名校尉的統帥下,在後方重新列起了陣勢。
這是步兵對付騎兵的唯一辦法!
隻見荊州軍,刀盾兵為一排,槍矛兵在身後再排一排,然後再是刀盾兵、槍矛兵,最後才是弓箭手。層層疊疊,五六千人,一共排成了二十幾排,以此抵禦騎兵的衝擊。
此時,我的騎兵距離敵軍還有不到二裡的距離。我在見到敵軍已經列好了陣勢,並且作出應對之後,自然不會傻到直接撞上去。而是吩咐下去,同樣讓騎兵一分為二,然後與太史慈各領一半的騎兵,準備兵分兩路,將眼前阻攔的敵軍給一鼓作氣擊潰!
我和吳才一起,帶著大約一千騎,向敵軍的左翼發起進攻。
另一邊,太史慈帶著剩下的九百餘騎,同樣向敵軍的右翼發起進攻。
然而在高速奔襲之中,想要完成這一係列的操作,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此時,我率領的騎兵距離敵軍還剩下大約五百步的距離,眼看著就要撞上了。
很快,從敵軍陣中射出了一波又一波箭雨,但大部分騎兵已經分開,隻剩下少數的倒黴蛋被射殺在了箭雨之下。
見到我方騎兵一分為二,敵軍方陣也突然一分為二,並向兩翼轉向。
然而,步兵方陣要想完成這一係列操作,更不容易。
此時,雙方之間的距離就剩下不到五百步了。兩軍交戰,距離便是時間!但是命令需要層層下達,然後才能傳達到位,所以在時間上敵軍已經來不及變陣了!
很快,我就帶著騎兵殺入到了敵軍最脆弱的側翼。少數反應過來的敵軍,已經舉起了盾牌,或者舉起了手中長槍、長矛。然而因為數量太少,所以根本就是在螳臂當車。
一千騎突入敵軍陣中,馬勢不減,敵軍方陣瞬間就被撕出了一個大口子,並且還在不斷地擴大。
我突出敵陣之後,依舊速度不減,帶著身後的騎兵繼續朝著對麵敵軍的後背殺去。
此時,正在廝殺的雙方,已經注意到了我這邊的情況。
不同的是,韓當與周瑜所部士氣大振。
反觀曹景宗和傅弘之所部,卻已經開始慌亂起來。
我帶著數百騎,從敵陣後方鑿入,另一邊的太史慈也是如此。
戰鬥毫無懸念,負責阻擊的五六千敵軍陣型被鑿穿之後,剩下的七八千敵軍腹背受敵,所有敵軍瞬間崩潰。
韓當、周泰開始率部追擊,我卻開始收攏騎兵,另一邊的太史慈也是如此。
零零散散的騎兵再一次彙集起來,人數越聚越多,我估摸了一下數量,減員差不多有兩成!
等到所有騎兵集合,並在我確認每人掉隊之後,便招呼一聲,繼續率軍奔向下一個戰場。
此時,韓當、周泰所部正氣勢如虹,二將更是衝鋒在前,正在追殺著被擊潰的敵軍。
反觀荊州軍慌不擇路,除了逃跑之外,已經徹底地失去了抵抗之心。
注:傅弘之,字仲度,乃是劉磐部將。本是東晉末期將領,年輕時風流倜儻,胸懷大誌。參與劉裕北伐後秦的戰爭,傅弘之等七路軍攻入後秦,進據藍田,安撫招納胡、漢各部。胡夏太子赫連璝率兵三萬襲擊長安,傅弘之率步兵、騎兵五千人在池陽迎戰,大敗赫連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