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又遇刺客(2 / 2)

血之孫吳 布魯斯老爺 4725 字 6個月前

沒想到這名老鄉的話,竟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看來大家真的是思鄉心切了。

“請大家放心,我已經派人去通知船隊來接應了!等到明日,我便派兵送你們去安陸,然後登船,將你們一一送回故鄉!”我大聲說道。

“吳侯萬歲!”不知誰帶頭,突然喊了起來。

一時間,“吳侯萬歲”的口號聲響徹雲霄。

巡視完之後,我趕緊回到了軍營,然後直接入了大帳。

“咦?怎麼一個人都沒有?”看著空蕩蕩的大帳,我不禁疑惑。

“回主公,幾位將軍正在審問刺客,軍師和兩位參軍則在帶人統計民夫的人數和籍貫!”一名負責站崗的衛兵說道。

“原來如此,不知刺客關在何處?”我連忙問道。

“主公,讓在下來帶路!”另一名衛兵自告奮勇道。

我點了點頭,然後示意他走在前麵。

一炷香的時間後,我來到關押刺客的地方,果然一眾將校都在。

此時,孫賁正赤膊上陣,手裡拿著一根鞭子,正在抽打著那名刺客。

除此以外,還有幾個民夫也在旁邊被綁著。

“堂兄,怎麼抓了這麼多人?”我好奇地問道。

“伯符,這廝實在嘴硬的很,我拷打了半天,硬是一句話也沒有問出來!逼不得已,就派人抓了其他幾人過來,想要以此作為威脅!”孫賁連忙解釋道。

我不禁皺眉,然後說道:“把其他人都放了吧!不關他們的事,切不可傷及無辜!”

“可是伯符…”

孫賁還想解釋,被我直接打斷:“堂兄,快把他們放了吧!”

“鬆綁!”孫賁無奈,隻能讓人放了其他人。

我看也沒看其他人,直接走到那名刺客的身前,詢問道:“是劉裕派你來的?”

那人抬起頭看了看我,滿臉的血汙,但卻依舊一句話沒說。

我也沒有氣餒,繼續問道:“殺了我,這位孫伯陽將軍也會繼續統領大軍,而我的位置很可能會是我的弟弟,也就是孫權,孫仲謀來繼承!對於一切來說,並不會有什麼改變!”

那人聽了這句話,不禁有所觸動。

我眼見有效果,於是接著說道:“周公瑾的水師全殲了韋睿的水師,整整七萬人,除了韋睿和韋放父子之外,全軍覆沒!我帶著五千餘人,先後全殲了沈田子、沈林子兄弟所部一萬人,又消滅了原本駐守在這新市城裡的邢道榮三千人,燒了全部的糧草,然後擊退了羊侃的騎兵。羊侃這人地道啊,臨走時把戰馬都送給我了!於是,我便有了兩千騎兵,然後我用他們劫了劉裕的營寨,再一次燒了劉裕的糧草。隨後,配合步兵打敗了劉裕的大軍,如今我軍占儘上風!”我侃侃而談道。

聽了我的話,那人的身體逐漸有了起伏,顯得很激動,但依舊是一句話也不說。

“我不知道你是誰,又是在替誰賣命,但我知道你失敗了。但就算你成功了,也改變不了什麼,反倒是你很可能會喪命於此!”我繼續說道。

“少廢話!要殺要剮,悉聽尊便!”那人嘴硬地說道。

注:刑訊是古代破案技術不發達情況下的一種特殊手段,起源於西周時期,終結於清朝末年。正因為破案手段有限,所以古代最主要的定罪依據就是口供。

在“罪以供定,犯供最關緊要”的刑獄理念下,曆朝曆代統治者都明確規定:沒有口供不能定罪。但是,人犯自知認罪必受罰,所以絕不會主動供述罪狀,這個時候刑訊就派上了用場。

如漢朝就明文規定:“會獄,吏因責如章告劾,不服,以掠定之。”

而明朝的刑訊更是發展到登峰造極的程度,錦衣衛等廠衛係統重刑濫訊,目的就是取得犯人的口供。

在刑訊審問的手段上,主要集中於笞、杖、枷等工具的使用,通過肉體的疼痛來讓人犯供述自己的罪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