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蒯家兄弟的原計劃,倘若孫策率軍追擊,必定是會到達附近的。而蒯良、蒯越當初之所以判斷劉裕會率軍前往新野,不過是為了掩人耳目罷了。因為孫策和魯肅二人都分析出,劉裕主力必然會前往樊城,所以蒯良、蒯越二人故意如此說而已。
等到江東軍追趕劉裕至此,太史慈便會率軍登陸,與主力一起夾擊劉裕。到那時候,蒯家兄弟便會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判斷,倘若劉裕強,他們則會和荊州降卒一起幫助江東軍。倘若孫策強,蒯家兄弟便會在關鍵時刻,率領眾多的降卒一起臨陣倒戈。
總之,在蒯家兄弟的心裡,劉裕和孫策雙方都是敵人,都是曹操的敵人。唯有雙方兩敗俱傷,這樣,曹軍也好,還是蒯家也罷,才能從中獲利。
但是現在,孫策並沒有率軍北上。劉裕留下的眾多傷員,以及龐大的民夫隊伍,都是蒯家兄弟始料未及的。他們兄弟為此作出過努力,然而孫策和魯肅鐵了心地要放棄追擊,所以在逼不得已之下,隻能提前發難了。
重創江東軍,便是蒯家兄弟的無奈之舉。
但是江東軍放棄北上的可能性,原本也是蒯家兄弟算計到的。畢竟蒯恩到時候會和他們分隔兩地,等到劉裕主力達到附近,而江東軍沒有在後麵出現的話,蒯恩、李嚴便會率部發動叛亂!
等到太史慈的左軍大亂,甚至是蒯恩與李嚴二人聯手擊殺了太史慈,蒯恩便能放劉裕主力過江。
到那時,劉裕手中便依然能夠握有三郡之地,而且都是荊州的精華所在,依舊有著和江東軍對抗的實力!
荊州和江東雙方,要麼一同覆滅,要麼鷸蚌相爭,最後獲利的都將是曹軍。
然而局勢的發展也確實是瞬息萬變,蒯良、蒯越主導的這次叛亂,並沒有對江東軍造成太大的損失,僅僅是枉死了一萬餘人。反倒是曹軍這邊,還搭進去了牛金的性命,真是得不償失。
就連蒯良、蒯越二人,也被錦衣衛在暗中一直監視著,現在反過來成了雙麵間諜!這一切除了我本人和幾個當事人之外,無人知曉!
所以接下去將要發生的一切,對於蒯恩來說就很被動了。因為計劃已經失敗了一半,倘若他能成功摧毀太史慈的這支左軍,成功放劉裕主力過江的話。到時候蒯恩本人就隻有兩個選擇,要麼北上前往南陽,要麼就回到劉裕的軍中。這對於蒯家兄弟如今的立場來說,無疑是尷尬的,因為勝者隻能是曹劉孫三家中的一家,但卻不會是蒯家。
對一切暫時毫不知情的蒯恩,如今依舊在太史慈麵前演著戲。
太史慈的性格十分豪爽,而且重情重義,當初和張三是這樣,如今和蒯恩、李嚴也是這樣。經過短短六天的相處,雙方在表麵上已經是如同兄弟一般了,至少太史慈是這樣認為的。
蒯恩表麵上和太史慈關係頗好,背地裡卻是在研究太史慈的弱點,因為他想要找個時機,直接殺了太史慈!
為此,在私下裡,他已經和李嚴研究過許多次了,模擬了無數次殺死太史慈的經過,就等著那一天的到來。
注:前後夾擊,也叫做腹背受敵,在曆史上,劉裕北伐時就遭遇過。
《魏書·崔浩傳》:“裕西入函穀,則進退路窮,腹背受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