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昌邑。
這裡是兗州的治所,同時也是兗州刺史謝安辦公的地方。
就在去年年底,可能因為謝安私底下的一些小動作,惹怒到了曹操。於是,曹操立馬就上表朝廷,將謝安調到了兗州擔任刺史。
在河北大戰期間,兗州作為離前線最近的一個州,同時需要承擔調運糧草的責任。
作為刺史的謝安當仁不讓地就承擔了一切。
因為離得最近,所以謝安也是第一個收到前線戰報的地方大員。
“沒想到,丞相竟能贏得如此乾淨利落!這並州軍在魏郡期間,又犯下了如此傷天害理之事!”謝安抬頭望著天,感慨道。
漢室失德,曹操威望日增,漢室還能有複興的一天嗎?
“使君,江夏戰報!”
“念!”
聽完彙報,謝安的嘴角又不禁露出了一抹微笑。
“能夠與曹丞相抗衡的人,果然是你嗎?”謝安喃喃自語道。
豫州,譙縣。
這裡是豫州刺史蕭衍的治所,同時也是曹操的故鄉,因此地位非凡。
蕭衍出自徐州琅琊郡蘭陵縣,是當地有名的才俊,很久以前就被州裡舉為茂才。原本在朝中為官,在去年被曹操上表任命為了豫州刺史。
不同於謝安心係漢室,蕭衍卻是典型的世家大族做派。他並不在乎並州和曹操之間,到底誰得人心,誰更勢大,又到底誰勝誰負。在他的心裡,唯有他現在的官位,還有家族的未來最為重要。
自蕭衍擔任刺史以後,便征發民夫數十萬,並按照曹操的指示,在壽春的河對岸開始修建壽陽城。
這裡將是豫州防範江東的橋頭堡。
因為與江東治下最近,蕭衍幾乎是第一個得知江夏大戰消息的人。
“孫策連戰連捷,一統南方之勢已經不可阻擋。可笑丞相竟要我修建壽陽城,等到孫策攻下新野,便會和丞相的領地全麵接壤,到時候不單單是豫州,就連南陽、徐州也會成為前線!”蕭衍感歎道。
沒過幾天,蕭衍便又收到了來自河北的戰報。
“唔…沒想到,並州軍竟然輸得這麼慘,看來丞相一統北方之勢也將不可阻擋。丞相與孫策之間,早晚必有一戰!吾身為豫州刺史,還得早做準備。”
徐州,下坯。
這裡是徐州刺史桓溫的治所。
桓溫乃是沛國譙縣人,曹操的發小兼鄉黨,因此也是曹操的死忠。
不同於謝安和蕭衍二人,桓溫可謂是一心一意為曹操做事的。
戰前,雖然徐州遠離河北前線,但桓溫也一直在努力為前線輸送糧草。不僅如此,還在廣陵布置防禦,積極防範著江東軍可能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