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商路大開(2 / 2)

血之孫吳 布魯斯老爺 4181 字 6個月前

揚州本地出產的商品,繳納10%的商業稅;外地來的貨物,繳納20%的商業稅。

麵對高昂的稅收,商賈們往往想著要逃避,或者對負責的官吏、軍官進行賄賂。但我的治下法紀森嚴,軍級嚴明,這些官吏、軍官們自然也知曉其中的厲害。畢竟他們將來立了功,甚至戰死了,發放的撫恤、獎勵也都是在這些商業稅之中。既然早晚會進到他們的口袋,又是合法的,他們又何必自討苦吃,前去違法亂紀呢?

最後,商賈們沒辦法,隻能乖乖地繳稅。

好在我的新政策中,同樣也有規定,隻要商賈們多交稅,不逃稅,又能為我治下帶來諸如戰馬這類稀缺商品,他們也能享受到諸多福利。

比如:在我的治下,他們的商隊、船隊可以得到江東軍的保駕護航;

在百姓的三個月徭役期內,可以免費招募民夫;

各地官府,諸如修路、造橋、修繕城池的工程,也可以承包給商賈們來做等等。

可以說,待遇十分優渥。

何況相比數倍、十數倍的利潤差來說,那些賦稅也就無所謂了。

而百姓本就需要是繳納賦稅的。

稅,一般是十五稅一,或者是三十稅一。

賦,就是指人頭稅,也叫“算賦”,按照年齡段的不同,收取的金額也不同。未成年每年二十三錢,成年人每年一百二十錢。

商賈、大族,他們原本的賦稅乃是普通百姓的兩倍!

如今,在我收取商業稅之後,加在他們頭上的賦稅,也被我減到和原來的普通百姓一樣了。

而普通百姓的算賦,已經被我徹底免去。

雖然看似減免了一半,但這些商賈、大族,本身眷養的家丁、侍女、奴仆,就多達成百上千人!

打個比方,一個大族,家中有一千人,田地萬畝。一年需要繳納的賦稅,就達到了一千石糧食,以及一百二十萬錢(比之以往已經減去了一半)。

而他們從事的商貿活動,打個比方,拉著一船糧食離開,需要繳納一萬八千錢的商業稅。再拉著十倍利潤的貨物回來,便需要繳納三十六萬錢的商業稅。

這還僅僅是渡口方麵的,在進出城的時候,依舊需要繳納一筆相同的商業稅。

也就是說,原本商賈們可以賺十倍的利潤,在繳納完商業稅之後,就隻剩下五倍的利潤了。

但五倍的利潤也足以讓商賈們瘋狂,隻要本錢雄厚,一年就能翻五倍!

這可比原來土地兼並,租給窮苦百姓進行剝削要好多了!

漸漸地,大族們對土地也不再依賴,甚至鼓動著我快快統一天下。好為他們複通西域,或者開辟一條海上絲綢之路!

注:海上絲綢之路,萌芽於商周,發展於春秋戰國,形成於秦漢,興於唐宋,轉變於明清,是已知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分為東海航線和南海航線兩條線路,其中主要以南海為中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