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不敗之地(2 / 2)

血之孫吳 布魯斯老爺 4557 字 5個月前

“有道理,伯言說的好!”

我不禁大喜,陸遜的謀略真不是白給的,也不愧是我欽定的副軍師!

而其他人也在一番思考後,對陸遜之言給予了高度的讚揚。

但陸遜卻沒有絲毫的驕傲,而是提出了他的計劃!

那就是委派陳慶、吳才率領白袍軍,繞過曹軍,直取新野!

為什麼是新野呢?因為這是曹軍退回宛城的必經之路,也是曹軍的糧道!一旦切斷,兩萬五千曹軍便將困死在新野郡境內,而我軍則會立於不敗之地。

之後,我軍主力繼續按兵不動,一邊等待章陵的消息,一邊坐觀曹軍動作。倘若曹軍察覺到我軍的意圖,就必會主動退兵!倘若曹軍不動,那我軍在得到章陵的消息後再作行動不遲。

總之,陸遜的計劃便是在脫離原計劃外,保障了我軍能夠立於不敗之地!

反觀魯肅的計劃,則是基於敵軍的計劃出發,來的一出將計就計。

倘若按照魯肅之計,我軍接下來就會在樊城之下直麵曹軍,並大戰一場。

而按照陸遜的計劃,曹軍也不過是土雞瓦狗,甚至再加上荊州軍一起,也能輕易勝之!

陸遜的計劃也讓包括魯肅在內,帳內所有人都表示了讚同。

於是,我便作出了安排,派遣陳慶、吳才率領六千白袍軍先行北上,深入敵後。

接下來的三天,曹軍果然沒有動作,對於白袍軍的動向也無動於衷,而我軍自然也是按兵不動。

直到太史慈派出的信使到來。

看過書信之後,我不禁氣血上湧,整個人都差點失去了控製。我當著眾人的麵,把沈慶劈頭蓋臉地一頓臭罵。

沈慶一開始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直到撿起我丟在地上的書信一看,這才恍然大悟。

其他人也將書信一一傳閱,才終於知道了所發生的一切。

如果遵照魯肅的計劃,應該由沈攸堅守城池,再由太史慈率領艦隊切斷荊州軍的退路,然後前後夾擊!如此一來,幾乎可以不用付出多少傷亡,便可全殲敵軍。

而現在,因為沈攸的自作主張,導致其部眾戰死十之八九!

按照軍法,沈攸應當處斬,以正軍法!但最後他幡然悔悟,與敵將同歸於儘,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但戰死將士們的撫恤卻需要由沈攸來出!現在沈攸死了,這部分就應該由沈慶來支付。

好在沈慶身為中郎將,俸祿不低,又是吳郡大族出身,並不缺錢,再加上他也清楚是自己從子的錯,於是欣然答應。

注:沈慶之(386年~465年),字弘先,吳郡武康人。本是南朝劉宋名將。

沈慶之出身吳興沈氏,參與抵抗孫恩之亂。

義熙十一年(415年),得到征虜將軍趙倫之賞識。作戰勇猛,善於謀略,兩次參加北伐,平定緣沔諸蠻、鄖山蠻、犬羊蠻、西陽五水蠻等蠻族,討平劉劭、魯爽、劉誕等叛亂。

孝武帝臨終時,以為顧命大臣。一生曆仕(宋武帝、宋少帝、宋文帝、孝武帝、前廢帝)五朝。

永光元年(465年),屢次直言進諫,觸怒前廢帝,坐罪賜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