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管怎麼樣,眾人見我和周瑜都如此重視這個對手,神情也都有些凝重起來。
“公瑾,真到了那個時候,你能有多少兵力用來攻打南郡,或者進軍巴蜀腹地?劉璋又是否真的願意引我軍入川?”我想了想,依舊有些不放心地問道。
“伯符,這些都不是問題,我就怕打不下南郡,或者入了川也擋不住劉裕的兵鋒!”周瑜說道。
“為什麼?”周瑜的話讓我感到十分不解。
“劉裕委派弟弟劉磐率軍一萬五千駐守在江陵,劉磐又派部將曹景宗、傅弘之、朱序分彆率兵駐守在幾處要害城池!此四人皆不俗也,更兼有堅城依托,所以並不好打!反觀劉璋,倘若要防守,就得依托陽平關,以及到城都這一路上的關隘。倘若有得力部將駐守,倒是無礙,怕就怕劉璋並不得人心,部下紛紛倒戈劉裕!如此一來,就算我派大軍前去支援,恐怕也是螳臂當車,甚至有去無回!”周瑜向我分析道。
“呼—!沒想到啊,劉裕竟然處處占據著優勢!”我不禁感歎道。
“關鍵是明年,曹軍必然會南下,到時候伯符你要率軍抵擋。其他的先不說,隻靠我這邊,短時間內要想一統南方都是千難萬難的。更何況還有陳烈在側,單單防範他就需要分出一部分軍力!”周瑜終於向我表達了他的難處。
周瑜雖然厲害,但如今也是兵力不足!
而我雖然已經明白了一切的關鍵所在,卻也是沒辦法!
“公瑾,是不是不打下益州,就不能攻略交州了?”隨即,我又想到了什麼。
“哦?嗯…倒也不是,主要是不能讓劉裕攻下益州。倘若益州局勢穩定,荊南又徹底平定,我便能騰出手攻略交州了!”周瑜想了想,然後說道。
“總之,公瑾你要平定南方,有三個關鍵:一是確保益州不被劉裕攻下;二是荊南穩定;第三,也是最關鍵的,那就是我得擋住曹軍,守住江夏不失是吧?”我分析道。
“不錯!伯符你說的不錯!”周瑜很高興。
“我明白了,這也是公瑾你要我將幕府設在荊州的原因了,是吧?”我問道。
“嗯…你這麼說也對!”周瑜想了想讚同道。
注:宋武帝劉裕(363年-422年),字德輿,小名寄奴,徐州彭城人。東晉至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軍事家,南朝劉宋開國君主(420年-422年在位)。
劉裕自幼家貧,後投身北府軍為將。
自晉安帝隆安三年(399年)起,他對內平定孫恩起義,消滅桓楚、西蜀及盧循、劉毅、司馬休之等割據、反抗勢力,使南方出現百年未有的統一局麵。
對外消滅南燕、後秦等國,降服仇池,又以卻月陣大破北魏鐵騎,收複淮北、山東、河南、關中等地,光複洛陽、長安兩都。
憑借著巨大的軍功,得以總攬東晉軍政大權。
永初元年(420年),劉裕代晉自立,定都建康,國號“宋”。
執政期間,吸取前朝士族豪強挾主專橫的教訓,加強集權,抑製兼並,實施土斷,整頓吏治,重用寒士,振興教育,並多次遣使訪民間疾苦,輕徭薄賦,廢除苛法,改善社會狀況,終結了門閥專政的時代,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機要”的政治格局。
對江南經濟的發展,漢文化的保護與發揚有重大貢獻,並開創了江左六朝疆域最遼闊的時期,為“元嘉之治”打下堅實的基礎。
永初三年(422年),劉裕計劃征伐北魏,尚未出師,便因病逝世,終年六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