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全琮帶著部眾尋了處水源,然後在旁邊紮下營來。
夜已深,不利於用兵,加之急行軍來此,包括全琮在內,將士們早已疲憊不堪。所以一紮下營寨,也不埋鍋造飯,所有人立即就鑽入帳篷呼呼大睡。
全琮卻留了一個心眼,命人放哨,嚴防匪寇在夜間前來偷襲。
這一次,三千人隻帶著十五日的糧草而來,這是全琮承諾周瑜的期限。屆時,不管全琮能不能完成任務,三千人都隻能退回臨湘。
深夜,大營四周萬籟俱寂,一片漆黑。但周圍並沒有匪寇的探子,也沒有任何的危險。
其實,早在全琮率軍來到此處之時,就已經被探子看到了。三千人的隊伍,是一支不小的武裝力量。探子見狀,慌不擇路,立馬就返回了山寨。
可沒想到的是,全琮率軍到此,也立馬派出了幾支精乾小隊。
丹陽精兵本就擅長山地作戰,因此到了此地如魚得水,並沒有任何地不適應。
匪寇的探子看到有幾支小隊被派出來,原本還好奇他們想要做什麼,想著先埋伏一波。結果看到他們在山林間健步如飛,如履平地,不禁被嚇了一跳。
這些探子真被驚到了,他們在此地占山為王多年,官軍來圍剿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但從未見過有人能在這裡健步如飛的。
山賊之所以是山賊,那肯定是習慣生活在山上的。而這夥匪寇能在此盤踞多年,也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剿滅的。但現在,這些探子已經敏銳地察覺到這些官軍的不簡單,所以他們要立即返回山寨,前去給他們的首領通風報信。
探子們開始逃竄,但丹陽兵也不是蓋的,聽到動靜,心想不是獵物就是獵物。
於是,立馬開始追擊。
雙方在山林間你追我逃,匪寇們嚇壞了,慌不擇路。官軍則像一群獵人,不停地追著他們的獵物。
是的,匪寇就是他們的獵物。
當然,官軍並不知道前方追擊的正是他們此次任務的關鍵,但不管是人是動物,他們都要抓到。
夜晚在山林間行走,很容易迷失方向。因為這座山並不高,占地麵積卻十分大,所以更像個丘陵。但說他險峻也真的險峻,很多地方都是怪石嶙峋,還有懸崖峭壁。
總之,在這裡不利於大部隊行軍。
丹陽兵雖然擅長山地作戰,但畢竟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
反觀匪寇們卻在此生活多年,所以熟悉這裡的一草一木,就算在晚上也不會迷失方向。
巡邏小隊很快就追丟了獵物,並迷失在了山林之中。
注:丹陽地界,幅員千裡,地域廣大,山林眾多,溝壑縱橫,植被茂密,自然環境十分惡劣,容易隱藏,所以山越人以及為了逃避賦稅的漢民,長期居住下來,鑽山越嶺,披荊斬棘,還要時時刻刻對抗官府前來抓捕。經年日久之下,他們養成了特彆能打仗的習慣。
而即便是平原地區的丹陽居民,由於時常與山中的山越民族進行對抗,也維持了果勁的民風。漢人與異族雜居的地區,漢民族的兵法、組織與蠻族的剽勇結合,往往多出果勁善戰的勇士。
丹陽郡另一大優勢是富於銅鐵礦,百姓能夠私鑄武器,借著官府控製力不強而私下練習甚至大規模械鬥,平時就能進行基本的戰爭訓練。
因此,自古丹陽出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