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琮本就因為傷亡慘重而煩悶,此時聽了周瑜的話再也忍不住,眼淚嘩啦啦地就往下流。
“事已至此,還望你以後能夠戒驕戒躁,凡事三思而後行!”周瑜告誡道。
“徒兒知錯!”全琮再一次拜道。
“子璜,你告訴我,倘若讓你重新來過,你又會如何用兵?”周瑜又問道。
“徒兒會先打探情報,等打探到山寨位置,匪寇人數之後,再製定策略!像這一次,徒兒應當封山,圍而不打,迫使匪寇糧儘。屆時,匪寇們因為饑餓難耐,定會下山,琮再設下埋伏,以逸待勞,定可大獲全勝!”全琮說道。
“不錯,看來我的話你都聽進去了,也明白了該如何打,孺子可教也!子璜,如果是我親自領兵,我便會如此用兵。當初,我之所以給你一個月的期限,也正是因為這個道理。隻是沒想到你年輕氣盛,竟會誇下海口,區區十五日,我便已經知道你會蠻乾。”周瑜說道。
全琮愣住了,沒想到師傅早就猜到會是這個結果,師傅就是師傅!
全琮再次拜道。
“子璜,這一次你除了率兵救援營寨外,也沒有親自領過兵。因此,功勞應當是你部下張司馬的。所謂功是功,過是過,你身為主將應當為戰死的將士負責!我罰你承擔傷亡將士的撫恤,至於賞賜和獎勵,其他將士該有的都有,你無需擔心。”周瑜說道。
全琮心服口服,但也無話可說。何況八百名死傷將士的撫恤,他們家還是出得起的。
一時無話,周瑜便讓全琮退下。
看到全琮走後,我這才歎了口氣。
“伯符,你覺得子璜這小子如何?”周瑜看向我問道。
“這小子是我從武昌帶來的,原本我便對其給予了厚望。這一次,他雖然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但在公瑾你的教導下,我相信他必會以此為鑒,這樣也夠了。子璜雖然出身豪強之家,自幼熟讀兵法,但領兵上陣還是頭一回,何況還是獨自領兵。說實話,拋開傷亡不談,他乾得也算不錯了。”我不禁點評道。
“不錯,子璜是個可造之材,再加上他也完成了考驗。因此,我才收他為徒,日後好好教導,必是一名將才。”周瑜說道。
“論年紀,子璜和伯言差不多,但相比之下,二人又差了不少。伯言年紀輕輕,便已經足智多謀,多次協助於我,立下了不小的功勳。反觀子璜,論謀略,遠不如伯言;論武藝,也就軍司馬之才;論用兵,又欠缺經驗。雖然是個可造之材,但公瑾你還得好好下一番功夫了!”我接著評價道。
全琮在曆史上是東吳的一員名將,但和陸遜比,肯定比不了。就算和同時期的朱然比,也是多有不如。
但我依舊把他帶到了周瑜的身邊,讓周瑜收他為徒,我之所以如此做,是因為我想看看,名將到底是不是天生的!
我不信名將都是靠的天賦,靠努力難道不行嗎?
所謂士彆三日,刮目相待,呂蒙能做到的成就,其他人難道就不可以了嗎?
這個世界,雖然名將眾多,但那都是其他諸侯手下的,想要再把他們搞過來,說實話我並沒有信心。
既然如此,又該如何增強己方實力呢?
答案就隻有一個,那就是自己培養!
所以,全琮是第一個,卻不是最後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