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勝敗分析(下)(1 / 2)

血之孫吳 布魯斯老爺 4014 字 5個月前

山越人並不擅長攻城,尤其是麵對有名將鎮守的堅城,他們不但缺乏攻城器械,甚至攻城需要哪些戰術他們也不得要領。

然而,西昌的地形其實是有利於山越人的,因為它兩側靠山。侯景在發現這一特點之後,也先後兩次通過山路直接進入了西昌城內,在第二次更是全軍入城!

山越人在入城之後,也將他們的人數優勢,單兵作戰能力強的特點,全都發揮到了極致。

山越人在城中巷戰後,也確實一度占據了上風,差一點就贏得了勝利。

但是侯景在西昌城內遭遇了軍民的拚死反抗,並且守軍一直堅持到了援軍抵達,甚至期間還有張紘、是儀組織了城內百姓,向山越人發動了反擊。

最終,侯景大軍在西昌覆滅,侯景本人更是魂斷西昌,淪為了笑柄。

這一戰,侯景本來是可以贏的,要怪就怪他運氣差了點。

但凡沒有張紘、陶侃、呂範三人間接的幫助,或者說少一人間接的幫助,侯景都贏了。

西昌之戰的勝利,是我方軍民、各郡文武官員之間齊心協力的結果,而張紘、陶侃、呂範三人間接的幫助,也使得陳武脫穎而出,作為一個代言人,直接一戰封神!

“廬江上甲”在這一戰中自損不到五百,殲敵卻超過一萬!

聽著戰績可能沒感覺,但要說到雙方的人數對比,那就很誇張了!

五千“廬江上甲”大破五萬山越!

陳武率軍打敗了十倍於己的敵人,雙方戰損比更是達到了驚人的一比二十,甚至更大。

最終,山越人除了少數人逃脫外,直接全軍覆沒在了西昌城內。

另一方麵,侯景也是瘋狂,前期在攻城中用大批的山越百姓充當炮灰,清理城池前的障礙,消耗守軍的箭矢。

侯景這種不得人心的做法,也直接造成了十數萬山越百姓的死亡。

而侯景這麼做,所引發的後果也隻會有兩種。一種是速敗,第二種是在成功後速亡。

因為侯景不知道民心的重要性,更何況山越人與江東百姓之間,長達數百年的恩怨。

這一切注定了,他稱王稱霸的野心不可能實現。就算他真的成功攻入金陵,也早晚會被其他人擊敗。

侯景這人的存在,隻會是一種破壞,而沒有實質性的價值。

不論是在另一個時空,亦或者是在這個世界,都必將是一樣的結果。

另一邊,會稽境內的山越首領彭式,是除了侯景以外,整個山越人中的二號人物。

二人有些許相似性,同樣在堅城下碰壁,同樣有稱王稱霸,想要割據江東的野心。

但不一樣的是,侯景不攻下西昌,彆說是進取金陵,就連割據廬陵也做不到。

反觀彭式,前期的他已經占據了會稽境內超過九成的地盤,隻剩下山陰、餘姚還未攻下。

因此,在山陰城打不下來,我方援軍又即將抵達的情況下,彭式果斷地選擇了撤退,保存實力的做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