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四點可以看出,王猛確實不一般!
我不禁看向張昭、魯肅二人,隻見二人也是和我差不多的表情。
於是,我接著說道:“王大人,如今令郎正在劉裕麾下,等信使回來,傳達了天子和丞相的態度,恐怕劉裕就要被定義為叛逆,在下與令郎之間,恐怕早晚得有一戰,不知王大人有何看法?”
“哎,大將軍有所不知,我這個長子自幼便性格倔強,甚至到了不知變通的地步。所以現如今,要讓他改換門庭怕是難上加難!何況我父子二人也未相認,更未相見,所以王某也無能為力了!”王猛說道。
看得出來,王猛雖然思念長子,但好像並沒有要找到他,然後將他留在身邊的意思,甚至對日後我倆之間可能的沙場相遇也無甚感觸。
“王大人,倘若我與令郎在沙場相遇,戰場上刀劍無眼,令郎萬一有個閃失…”
我話還沒說完,就被王猛打斷道:“我這一長子出世時,是王某最為艱難的時候。鎮惡曾經被我給予了厚望,倘若他戰死沙場,又或者死於大將軍之手,也隻能怪他本事不濟,而怪不了大將軍!當然了,倘若真的有那一天,大將軍能夠擒拿鎮惡,又或者能留他一命的話,還請大將軍念在王某的麵子上,饒我這孩兒一命!”
“哦?王大人就這麼看好我?”我不禁問道。
“放眼天下,能作為大將軍對手的,恐怕也隻有曹丞相了。至於區區劉裕,不管他是否能奪取益州也好,還是不能也罷,恐怕都不是大將軍的對手。所以鎮惡他又如何是大將軍的對手?”王猛搖頭失笑。
所謂知子莫若父,雖然王猛父子二人已經二十年未見了,但王猛還是深知他這長子絕非我的對手!也不知道他的根據在哪裡,可能是在拍我馬屁吧?
“在下還是那句話,王大人!是否願意來我麾下!”我舉起酒杯詢問道。
聽說這裡,王猛不禁注視著我。
而張昭、魯肅也幫著我極力地邀請王猛加入。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三人之間也很熟了,王猛的本事二人也是清楚。
論治民理事,王猛的本事還在張昭之上。
論兵法韜略,王猛的本事也不在魯肅之下。
我甚至還曾向二人說過,王猛的用兵之能可能也不在周瑜之下!
可以說,雖然眼前的王猛普普通通,不顯山不露水,但絕對是大才一名!
因此,對於缺少人才的江東來說,王猛要是能加入的話,絕對不是如虎添翼那麼簡單的。
“大將軍的好意,王某心領了。雖然王某也很想留下來,但畢竟是天子的使者,早晚也要回許都複命,何況王某的家人也都在許都。再者,江東,乃至荊揚二州都已經被大將軍治理的很好了,文有張子布大人,謀有魯子敬先生,武有大將軍手下的一大票名將!王某倘若留下來的話,大將軍又能置王某為何職呢?”王猛說道。
聽了王猛的話,我不禁急得抓耳撓腮,而張昭、魯肅也想不出任何挽留的說辭了。
王猛的話已經說滿了,我總不能誇下海口,吹牛逼說為了王大人,我要立刻滅了曹操,至少要直取許都,控製天子,接回王大人的家眷,到時候再上表天子,委任王大人做丞相吧?
我要這麼說的話,王猛非把我當神經病才怪。
“大將軍手下或許缺乏人才,畢竟丞相麾下謀士如雲,猛將如雨。大將軍麾下人才雖然不差,但論及數量與丞相肯定是無法相比的!王某無甚回報,但卻可以為大將軍指點迷津!”王猛接著說道。
“還請王大人教我!”我連忙恭敬地回答道。
“王某暫時無法為大將軍效力,但王某卻知道有人願意,也有能力幫助大將軍!”王猛說道。
“不知是何人,竟能受到王大人如此推薦?”我不禁好奇地問道。
“不是彆人,正是琅琊王氏出身,如今閒賦家中的王導、王敦兄弟!”王猛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