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金陵所有的官員和軍隊,都一起來到了城南,為孫靜送行。
此去一彆,真不知何時才能再見?
孫靜不同於其他人,其他人皆是部將,唯獨他和孫賁、徐琨、吳景、太史慈等人,是合夥人。
江東軍就好比是一家公司,我是董事長,周瑜、魯肅是正副總裁,其他將領就是經理、主管,而孫靜便是股東。
就是這樣的一位人物,如今要退居二線,為我鎮守祖地!
送彆了孫靜之後,我便遣散了眾人,然後和張昭、魯肅、孫權、韓當等人一起,前往刺史府議事。
作為主薄的孫權,花費了十天時間,已經統計出了淮南之戰中,各部軍功者和戰死者的名單。
如今我要就軍功問題,與幾位相關人員,進行一下商議。
這個世界,早在秦漢時期,當時的軍餉並不是給予士兵固定的錢財,而是依靠相應的獎勵製度。
這裡麵有著一套嚴謹的標準,比如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其中就規定了相應的軍功獎勵和製度。
當時是劃分了爵位的等級製,一共分為二十個等級,最低級的是一年能夠領取五十石糧食。而如果積累到最高的等級,那一年就能領取到一千石糧食。
此外,如果在戰爭中殺死敵方的一名軍官,爵位就能上升一級,獲得百畝良田。另外,再加上一套宅子和一個仆人,這絕對是優厚的待遇。
漢朝建立後,很多方麵都承襲了秦朝的製度。正是因為如此,以前的士兵都非常渴望打仗,都希望能夠建功立業,不打仗反而會覺得不高興。
對於軍功的報告,是一定要有憑證的,而那個憑證就是敵人的首級。就比如五個人為一個小隊,也就是一個伍,其中幾個人分工明確,有的殺敵,有的防守,有的就負責收割首級。
於是,在戰鬥結束之後,伍長就會將其帶回去交給記錄人員進行記錄。在幾天後,就會通知士兵家鄉的官員,再將軍餉發放到士兵的家裡。
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二十年前。
天下大亂後,隨著流民越來越多,很多人選擇參軍,這也就使得這種獎勵製度也隨之消失。而各諸侯的軍隊,在招募士兵的時候,往往都是打著降低賦稅的旗號。但如今,很多諸侯治下的軍隊中,都有著大批流民,他們並沒有田地。那麼原本的製度,對他們來說就會顯得不公平。
江東軍也是如此,也存在著許多流民。
臨近年關,將士們都需要軍餉給家人過年,而軍功者和戰死者,他們的家人,更需要額外的封賞,以及撫恤。
如何為將士們發放軍餉和獎勵?又如何保障本土士卒和外來士卒,在軍餉和獎勵方麵的公平?就成了現在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