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倒是提醒了唐先書。
唐先書想起了另一個事情:“上一次去找王春雨,我看到了秋桂家的人也在王春雨那裡。”
“真的?”
“我這還能看錯?”
張冬明一拍大腿,困擾自己的問題這不就解決了嗎?
張冬明道:“我去問問她們和王春雨熟不熟。”
熟!
非常熟!
秋桂的婆婆姓賈,她小時候叫賈丫頭,現在大家都叫她賈阿嬤。
她們之前的困難時光就靠兩個大恩人,一個是偷偷給她們拿錢的年輕女警察張冬明。
另一個就是老街上的王春雨。
兩個老人都是感恩的人,起初家裡種的小菜要給張冬明拿,後麵發現張冬明是吃公家的飯菜,就給張冬明送一些板栗子之類的乾果子,給王春雨送一些自己種的小菜。
這一次,她們聽說了文蓮的事情,也想著要去問問王春雨怎麼回事,看看有沒有能幫上忙的。
老人們的智慧就是越是艱難越要相互幫助。
現在張冬明來,張口跟阿嬤說——
“你跟那個王春雨熟不熟,我知道她女兒的事情,我想幫她們,但我去說,她們未必會相信,你要是熟,你幫我搭一下線。”
賈阿嬤一聽,大喜,連忙說道:“熟!我們熟!她也是我家的恩人!”
賈阿嬤自然相信張冬明的為人,在老人家這裡,張冬明就是個熱心善良的好姑娘,是能夠幫助她們的官大人!
現在張冬明說要幫王春雨,她一點都沒有懷疑,立馬就答應下來了:“您要是能幫忙那真是太好了,我這就去問問她。”
她進城去找王春雨,給王春雨送了雞蛋和小菜,又問了文蓮的事情。
王春雨隻說文蓮的事情還要等一段時間。
賈阿嬤也沒說是張冬明主動找她,而是說:“我有個認識的警察,人非常好,她應該能幫上忙,可以把文蓮送出去。”
王春雨也知道對方是好心,道:“文蓮現在頭受傷了,不能出城,謝謝你們的關心。”
於是,賈阿嬤就去派出所找張冬明。
張冬明不在,唐先書就接收了這個消息。
“我會把這件事告訴你,辛苦你了。”唐先書送了一截路。
她回來的時候,一個熟悉的身影就在派出所不遠的巷子裡跟人接頭。
正是張冬明,估計又是給人弄假戶籍了。
唐先書站在原地,等張冬明過來。
“你又給人弄假戶籍了?”人一過來,唐先書小聲問道。
張冬明不以為然,道:“戶籍是咱們警察弄的?對吧?”
唐先書點頭。
張冬明指了指自己,“我是警察吧,蓋的也是真的章,對吧?那怎麼能說是假的?”
唐先書隻能說道:“你要小心,彆被發現了。”
張冬明小聲道:“放心吧,我心裡有數。”
“那些來弄戶籍的人,都信得過吧?”,
“信得過,都是熟人介紹。”張冬明說道,不得不說,平城就是個蛇有蛇道,鼠有鼠道的城市。
張冬明的這個戶籍業務第一單也是熟人介紹。
她之前在街頭不是認識了一個很有骨氣的小姑娘嗎?
她跟那姑娘熟了,對方就求她幫個忙,說是有個大姐姐想要一個戶籍。
張冬明大概了解到,那大姐姐是外地人,被賣到了平城,當過公娼,這幾年雖然禁娼,但力度不夠,私下裡依舊有各種暗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