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車裝有車廂,左右開有小窗,前後布施帳幔,可以為坐車人遮陽擋雨,還能安然觀賞四野景色。
賣炭翁為了幾文車錢都要斤斤計較,雖說對待盧禕頗為大方,行程中吃飯時,時常送他大酢,但也不像是買得起安車的豪族。
盧禕詫異了:“老丈不賣碳薪了,幫著豪族趕車了?”
賣炭翁愣了,很快反應過來盧禕說出這話的原由:“小郎君誤會了,今天送女孫去一座士族莊園裡唱廟堂樂。”
原來是伎人。
廟堂樂多是清商樂,又被稱作清商三調,繼承了漢代相和歌的樂律,瑟調以宮為主,清調以商為主,平調以角為主。
江南過去以吳歌西曲為士族莊園的樂舞風尚,自從永嘉南渡以後,建康、荊、襄等郡縣把清商樂當做曲高和寡的士族風流。
這輛安車應該是士族的車輛,等到賣炭翁的孫女去了士族莊園,就要還給士族了。
盧禕沒有掀開帳幔走進車廂,坐在了車架上:“打攪了。”
賣炭翁說道:“同是苦命人,路上相互也有個照應。”
“喝!”
隨著賣炭翁抽動了鞭子,拉車的牛開始走了,安車順著京口道前往了盧氏塢堡的方向。
一路上相安無事,沒有遇到攔路劫道的流民帥,也沒人說話。
盧禕伸手從一刀左伯紙裡抽出來幾張,拔出插在發髻上的簪筆,蘸了蘸墨汁,靜心寫著估稅的貨品定價。
江水滔滔,竹林婆娑。
安車一路靜靜前行。
倒是有了幾分竹林七賢的風流。
“小郎君炊爨了。”
賣炭翁停下了安車,用石頭堆成了一個小火塘,拿出了黑釉罐坐在了上麵,燒起了熱水,等著衝泡糗。
盧禕拿出來自帶的褐釉四係罐,接過來熱水開始用飯了:“謝過老丈......”
這句話未曾說完,盧禕愣住了,視線全被安車車廂裡出來的一名女子吸引了。
翾風掀開帳幔走了出來,頭上紮著螺髻,發髻簡單梳在腦後,插著一支釵子,身穿一件素色寬袖羅裙,未施粉黛,卻也難掩姿容絕代的清麗。
兩彎柳葉眉,一雙剪水雙瞳,鵝蛋臉,櫻桃小口,盈盈跪坐在車架上。
最讓人驚歎的是婀娜身段,細腰下方的後翹,形似琵琶。
竟是罕見的琵琶臀。
極致的圓翹肥美,隻看一眼,便能把人勾的神魂顛倒。
盧禕渾身忍不住產生了一股燥熱感:“隻此琵琶臀,值得烽火戲諸侯了。”
“小郎君謬讚了。”
翾風行了一禮:“這些日子多謝小郎君照顧大父了。”
盧禕趕緊回了一禮,半是說笑的問道:“老丈姓翾,令女孫不會是翾風吧。”
永嘉南渡以前,高門士族裡最有名的兩位歌伎,莫過於綠珠、翾風了,士族子弟無不傾倒兩女的絕代風華。
翾風輕笑了一聲:“奴正是翾風,方才沒有說出口,擔憂小郎君聽了奴的名字以後心生歹意,還望小郎君能夠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