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讓盧禕高看了他一眼,稱謂是禮的一部分,不是誰都能懂得高門士族折騰出的一些複雜稱呼。
看來魏雄見過大世麵,也讀過書,知道稱呼盧禕一句更為親近的塢主,不是明府。
七八名勁勇瞧見盧禕越發欣賞魏雄了,知道自己跟對人了,不看出身,隻看個人的勇武本事。
“郎也會使用馬槊,讓塢主見識郎的勇武。”
“區區馬槊罷了,郎還有一手精妙的箭術。”
“郎不僅會騎馬,還擅長水戰。”
七八名勁勇嚷嚷了半天,開始顯露自己的本事,心思與學了文武藝的士人一樣,兜售了自己的本事,爭搶什長和伍長的位子。
按照盧禕給出的糧俸,普通部曲是每年五石,伍長是每年十石,什長是每年十五石,隊主是每年二十石。
七八名勁勇也想擔任糧俸更高的隊主,以魏雄的勇武來看,多半爭不過了。
每年十五石糧俸的什長就成為了香噴噴的鴨臛。
接下來的一天裡,七八名勁勇展示了各自的本事,都有各自的獨到之處,或是騎術精湛,或是擅長箭術,或是精通水戰。
盧禕看的是眼花繚亂,心裡更是滿意:“不愧是北府兵的兵倉,盧氏莊園可以借助京口兵源的良家子,組建一支最為精銳的具裝騎兵了。”
匈奴漢的皇帝劉曜有一支名為親禦郎的具裝騎大軍,盧禕的野望是不遜色匈奴皇帝操練出來的具裝騎兵。
雖然兩人能夠動用的錢糧甲胄,有著天差地彆的差距。
京口的精銳兵源,卻給了盧禕的足夠底氣。
未來可是北府兵的兵倉。
私兵部曲招募結束,隊主、什長、伍長也都有了合適的人選,不看背景關係,隻看個人的勇武。
還剩下八十名擅長騎馬的勁勇,一個個失望的離開了,看向盧氏莊園的眼神裡充滿了不舍。
“各位稍等片刻。”
盧禕說出了另外的安排:“盧氏莊園招募釀酒的匠人,每天管飯,每個月給三十鬥米。”
給食三十鬥,一年就是三石六十鬥米。
雖說比不上部曲的每年五石米,卻也是附近豪族莊園裡最為豐厚的工食了。
另外,盧禕說了給出的糧食是稻穀白米,拿出換成了粟、黍、梁等粗糧,足夠養活一家人了。
八十名勁勇千恩萬謝的應承了下來,沒有絲毫的猶豫,全都在文契上按了手印,賣給了盧氏莊園十年的時間。
他們不知道的是,以他們的勁勇去了其餘豪族莊園,每年最少能領五石糧俸。
知道了也不會去。
盧禕在鄉閭的恩義名聲發揮了很大作用,士族瞧不上的恩義名聲,卻能在鄉閭產生很大影響。
士族為了各自的利益,經常出現撕毀承諾的情況。
鄉閭庶民整天在地裡刨食,為了一口吃的活著。
很多人能夠的東西隻有麵子。
跟著盧禕做事有麵子,以盧禕的恩義也不會虧待了佃客、部曲,京口的庶民遊俠活不下去了,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去盧氏莊園做工。
盧禕叫來了盧慶之、魏雄兩人:“距離祖公北伐的時間沒有幾天了,這段時間你們倆儘快操練莊園裡的部曲,缺少的具裝鎧交給某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