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讓他們種地已經不能夠滿足了。
那麼就讓他們去工廠乾活。
為什麼工廠乾活能掙到錢,是因為朝廷可以給他們無數訂單。
因為在小日本的島上作戰的這些將士們,要吃、要喝、要穿。
朝廷完全可以大麵積給他們補充。
甚至朝廷可以直接給他們下單,給所有的衛所官兵都更新一批棉被棉服。
讓每一個將士都能夠穿上新衣服、蓋上新被子嘛。
而在這種情況之下,原材料的需求會無限增加,棉花的種植也會進一步的促進,帶動的是整個產業的發展。
這帶動不僅僅是紡織業,還有像陳寒剛說的運輸業、造船業、糧食生產業。
接著陳寒再次說道:“當然在打仗的同時,想穩定住國內的環境,應該要開始布置一些惠民政策了。
就比如說糧食政策這塊。
糧食的生產,一直都由老天爺來決定,如果大明王朝真要發展,在這種小冰河時期馬上要到來,各種天災人禍不斷的行情下,
參照現代社會的應對政策可以由朝廷出資。
在糧食生產之後,統一收購一批糧食,用於存儲在各省的糧食大倉裡。
這個收購價格可以高於市麵販賣價格,這是為了補貼老百姓。
既然朝廷可以從小日本那裡源源不斷的挖到白銀和黃金,那麼就得不斷的給老百姓們提供福利。
福利從哪裡來?直接發錢是不現實,那就補貼農業,刺激農業。
畢竟農業、工業,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老百姓們看到連種糧食都能夠賺錢的時候,他們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
而朝廷這時候呢,每年收購一批糧食存放在大倉裡邊,可以把這些糧食運往西北、西南等糧食產量較低的地區。
把這些糧食投入到市場上,壓低糧食價格,減少百姓們在吃飯問題上的難處。
隻有穩定的糧食價格,才能讓百姓們對朝廷公信力,有充足的信任。
如此老百姓們的糧食問題,就不會一直受控在那些大糧食生產商手上。
不會因為一場災難,就不得不把土地變賣,然後賣兒賣女去吃頓飯。
這不僅是一種均衡糧食價格的方式,也是促進糧食價格穩定,以及在災難年之時,保障百姓們能吃上飯的政策。
讓全天下老百姓能吃上平價糧食,減少他們造反的可能性,讓他們穩定地生產,從宏觀上來說,朝廷是永遠不虧的。
整個國家都在快速良好的循環之中生活,老百姓、買賣人、朝廷的利益都得到了保障,官員們又加了俸祿,這才是盛世應該有的跡象。”
蔣瓛在邊上聽完了之後都想著說自己趕緊去參與這一次的東征軍。
黃金白銀黃朝廷拿九成,東征軍拿一成,那得是多少。
一座銀礦最高年產八百萬兩銀子,那也就是說,其中的七百二十萬兩運回朝廷,剩下的八十萬兩銀子就可以自家分。
陳寒的意思是,每一批次的東征軍不超過三萬,也就是說兩萬來人,八十萬兩大家分,這還僅僅隻是看得見的生產量。
如果自家努力努力,奴役足夠多的小鬼子去挖礦。
讓這個年產值增加到一千萬兩,甚至一千八百萬兩,這個錢朝廷拿的多,自家也拿的多,這就是多勞多得。
反正就算是累死那些小鬼子,也無所謂。
這是最好的刺激,又可以成立了戰功,又能創收。
這樣的戰爭才是對將士們來說是最大的刺激。
誰不想去啊?
在那裡待個一兩年,可能就把錢給賺回來了。
而且人家陳寒說的很對呀,有火槍兵這種高級兵種,怎麼還要和那些小日本鬼子拚刀。
我隔著一百來步,砰的一槍把你給打死,你的刀難道能夠做到一百米長嗎?
想到這裡之後,連蔣瓛這種正三品的高官都忍不住這種誘惑,更不要說普通的將士。
當然陳寒最損的還是,在人家日本島上麵分成兩個朝廷的時候,故意拱火。
他的意思其中南朝廷現在已經快要支撐不住了,大明王朝可以支持南朝廷,讓他們反攻。
甚至蔣瓛相信,如果北朝支持不住了,那陳寒一定會支持北朝,那這場戰爭永遠停不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