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三十萬訂單砸下去!什麼事情都(2 / 2)

幸好沒有出人命,就是一幫工人反對效率太高的東西,讓他們都失去了工作。

陳寒看到朱元璋發火,隻好硬著頭皮上前去:“陛下,此事皆怪微臣未曾想到如今情況。”

朱元璋看到陳寒出來,還文縐縐地這麼講話,心裡麵想怪也怪不起來。

“此事怪不了誰,棉服訂單一事還有什麼辦法能解決。”

戶部尚書趙勉提議:“陛下,此事的確不能責怪陳大人,微臣這裡倒有個辦法。”

朱元璋問:“說來!”

“既然棉服效率增加,朝廷可與作坊合作,降價收購棉服,賣於百姓,廣開銷路。

從當前情況來看,無非是百姓還不知作坊效率提高,價格居高不下而已。

若能通過朝廷手段逼迫作坊價格下跌,說不定百姓願意購買棉服。

當地世家大族見

有利可圖,也會加入其中。

由此便可倒逼作坊價格下降。

屆時百姓能接受棉服普遍下降的價格,銷路也敞開,作坊隻需做到薄利多銷,便能維持。”

陳寒沒想到這個戶部尚書還是個高人。

這個辦法確實可以。

在當前信息閉塞的環境下,說什麼都不如做出來讓百姓們知道現在的效率增加,價格下跌。

最好的辦法就像戶部尚書說的那樣,先讓朝廷虧本收購上來一批,讓百姓嘗到甜頭,從而倒逼工廠價格下跌。

這個辦法可以,就是損點,容易折壽。

夏元吉到了嘴邊的話還沒有出來,朱元璋已經同意,“權先照此去辦!”

等從奉天殿出來後,陳寒看向了夏元吉。

“維喆兄,剛才在裡麵我看你好像有話要說。”陳寒現在穿著一身青袍,也是妥妥的正五品官了。

這要是在現代社會,這可是差不多和市長一個級彆了,他高興了幾天,現在就不高興了。

沈立謙的表情也不是很好看。

夏元吉看到是陳寒喊他,立刻走了過來:“陳賢弟!”

“說說是怎麼回事?”陳寒問道。

對於夏元吉這個實操專家,陳寒可一點都不敢小瞧了人家。

夏元吉長歎一聲:“賢弟,趙部堂的那個辦法你覺得可行嗎?”

陳寒一笑:“損了點,權宜之計罷了。”

沈立謙撇嘴搖頭:“麻煩事來嘍。”

夏元吉也是一笑:“陳賢弟,你是一針見血啊。”

陳寒更是說道:“改革帶來的陣痛而已,這是沒辦法改變的事實,效率提高在短時間內會讓作坊主們為了降低成本而裁撤工人,這不是人力能解決的。

所有人都是逐利,彆放在心上,時間會解決這些問題。”

夏元吉一副憂國憂民的表情:“就是苦了這些百姓了。”

“改革都是如此,即便知道會這樣,我們這些人還不得照樣乾下去,時間長了,受益的還是他們。”陳寒勸解。

夏元吉也沒辦法,三人正要去乾各自的事,就看到禮部尚書淩漢急匆匆要去進宮求見皇帝。

看到在奉天殿門口的陳寒和夏元吉,淩漢湊了上來。

“小陳老師,維喆、孟禮也在。”

三個人都給他行禮。

陳寒用河南話問道:“老大人,乾啥去啊?”

淩漢一陣尷尬:“彆鬨,好事,朝鮮使者跑來朝貢,前麵伱不是說朝鮮的合浦港口離著對馬島近嗎,這回可不可以讓他們幫忙,可就看你的了。”

陳寒一愣:“這還有我什麼事?”

“你們在鬆江府搞飛梭織布機和珍妮紡紗機搞砸了,你以為俺不知道啊!現在滿朝文官都在看你的笑話……”淩漢笑著道。

陳寒臉都紅了:“老大人這話搞清楚,什麼叫做俺搞砸咧,這是改革必然的陣痛,您懂不懂?”

“彆說這些套話,年輕人沒有掌握好節奏,搞壞了事情,這沒啥,誰不是這樣過來的,哪個大夫不治死幾個人就成名醫的。

不說這些廢話,現在有個將功補過的機會,你們要不要?”淩漢道。

夏元吉道:“您說!”

“先進去麵見了陛下再說吧!”

淩漢帶著陳寒和夏元吉、沈立謙到奉天殿。

朱元璋和朱標正在頭疼呢,看到陳寒又進來,朱元璋直接就問道:“猴崽子你又進來乾嘛?挨罵上癮啊,禮部那邊在給你搞和江都的婚事,你不去盯著點?”

陳寒現在還真沒有那麼多時間管這些事,實在因為國家大事太多。

“老爺子,不是我要進來,淩部堂叫我來的。”陳寒很委屈。

朱元璋看到有淩漢這才脾氣好了一點:“淩愛卿來了,給上把椅子!”

小太監搬了把椅子給淩漢坐下,陳寒、夏元吉和沈立謙就隻能站在邊上。

“淩愛卿有事奏來!”

淩漢也沒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