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今的他所謂的這大明城人口,達到了二十多萬,可依舊能夠分工明細地執行。
可看出這東西可以在其他的殖民區推廣。
他的意思是將讓咱們批準他的這一條例,讓咱們形成律法,今後在其他的殖民區也同樣可以複製。”
朱標在看完了陳寒給他的信之後也是很認同,“他的確是這個意思,給孩兒的信裡邊也直接跟您說,想讓我這個老丈人幫他說說話。
如今執行委員會既然在倭奴分得到很好的實踐,可以複製到其他地方去。
而大明商務會成立的雛形,夏愛卿這邊籌備得如何了?”
夏元吉放下了陳寒給他的信件
。
其實陳寒給他的信件裡邊內容是大差不差的,但是在信件裡邊都是對夏元吉的鼓勵。
首先是肯定了自己現在所提出來的改革方向,以及他所提出來的殖民地方向。
更是講述了現在的前景,所以夏元吉也受到了鼓舞。
夏元吉目前負責,除了在內閣幫助太子殿下處理全國政務之外,更是扛起了改革的大旗。
在他的努力之下,按照陳寒對於改革的指示一路的推行下去。
目前稅製改革已經初步地形成了條例。
所有百姓這個時候我都發現了,原來把寶鈔當做可以交稅的工具之後,是那麼的占便宜。
他們之前一直都覺得寶鈔就是張廢紙。
可是沒有想到,朝廷居然開始如此的民主,讓他們拿寶鈔去交稅。
這對於他們來說簡直就是救命一般。
而接著的另一條政策是朝廷會用寶鈔來購買他們的糧食,雖然這一來一回好像錢又重新回到了自己手上。
但性質可就不一樣。
首先他們交完了稅,第二個是他們賣出了糧食,這是兩頭都賺。
如此一來,寶鈔雖然隻是倒騰了兩下,但是卻提高了寶鈔的購買力。
雖然沒有人能夠解釋清楚,這當中到底是怎麼提高了寶鈔的購買力。
但百姓們卻發現寶鈔在這一年的時間裡麵,越來越值錢了。
在第一次寶鈔征稅之後,市麵上的寶鈔,就由本來一貫寶鈔隻值兩百文錢,到了一貫寶鈔能值兩百五十文錢。
又經過這半年來,朝廷買糧食同時刺激消費之後,目前一貫寶鈔已經能兌換三百文銅錢。
而最近朝廷,又將各種訂單下給了各處的作坊。
首先棉布,當然是不遺餘力地去生產。
帶動了周邊桑樹的種植和養蠶戶的增多。
同樣的朝廷更是為了防止養蠶的人越來越多,侵占民田,還規定了那裡必須得要種糧食。
為了消除百姓們種糧食不能和養蠶一樣獲得那麼多的利益。
朝廷更是提高了糧食的收購價格。
直接由朝廷出麵,提高糧食收購價格,如此百姓們的心裡麵不平衡減少了許多。
甚至有更多的老百姓願意種地。
有更多的商人開始與老百姓合作,開始租老百姓們的田地來種。
因為他們經過了換算之後發現種糧是買賣,即便是占了更多的田地,可是交的稅也並不高。
所以這麼一算下來,既然交的稅不高,又能夠產生大量的利潤,為何不乾?
朝廷這邊由於下達了大量的訂單,不管是造船還是修路,又或者是收購糧食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工人,於是大量的工人,覺得去給朝廷做工可以賺更多的錢,於是紛紛從種地變成了產業工人。
而家裡麵的地呢,就由那些願意承包他們的地的糧食商人去種植,他們收一點地租。
而打工賺來的錢就可以完全抵銷掉自家的地要交的那一點賦稅。
如此一來,大量的產業工人就形成了。
他們之所以有這樣的底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