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儒家的對抗!這是伏筆,也是一(2 / 2)

因為在他們的眼裡,何必去跟一個死人計較那麼多呢?

可以想見的是,陳寒在這一次的修路計劃當中,一定可以進行得相當順利。

倒是沈縉在散去之後,與群臣行走在路上,大家開始議論紛紛。

“部堂,您怎麼就與他賭下了這樣的誓約?屆時如果他真的……”

這話沒有人說下去,意思就是如果陳寒真的完成了,那不得逼迫得你辭官?

所有人都知道,沈縉爬到現在這個位置不容易,已經年過半百,要是真辭官,那這輩子可就毀於一旦。

他們心裡邊多少有點可惜。

畢竟幾十年的官場生涯,因為這麼一次意氣用事而毀掉,那實在是有點不值得。

不過也有人心裡麵在暗想:如果真能夠把陳寒這顆毒瘤給切下去,那對於如今的儒家官場上人來說是十分有益的。

他們已經感覺到了巨大的威脅。

尤其是陳寒設立的工程學院裡麵教導的那些學子。

個個不守禮儀規章。

個個想著要與先生平起平坐

,沒有一丁點的儒家教養。

這對他們來講是非常厭惡的現象。

尤其是最近這一年以來。

陳寒搞出來的種種,都已經讓儒家的這些讀書人感受到了威脅。

不管是紡織機、紡紗機,還是這水泥,亦或者是陳寒在民間的威望,都讓這些儒家讀書人欲除之而後快。

所以有人就說道:“部堂,雖然在這次豪賭當中,凶險萬分,但如果真的能夠把這陳寒給拉下馬來,可是我儒家的子貢。”

這話出來,不少人都是佩服。

甚至有好幾個人更是上前去恭維沈縉。

沈縉聽到讀書人將自己比作救孔老夫子脫離陳蔡之厄的子貢,也是相當的自豪。

在他們的心目當中,子貢可是儒家的救命恩人。

如果沒有子貢當年說服楚國給陳蔡兩國施壓的話,那孔子可能就真的在圍困當中餓死了。

所以子貢被列為七十二賢人,他們是非常服氣的。

而如今他們剛才也討論,陳寒就是當今的陳蔡之困,而儒家被陳寒困住,就是當年那危險的局麵。

解決了陳涵就是解救儒家的辦法。

一時間所有人都將希望寄托在了沈縉身上,而他也覺得自己現在就化身成為了儒家的救世主。

詹徽這邊走上前來,緩緩說道:“沈部堂,此事雖然已經確定,不過陳寒這小雜碎可一向不好對付,還是得小心謹慎才是。

既然他誇下海口,半年之內能夠將京城主道全部都給翻修一遍,那說不定他還有兩把刷子。

之前不少人小看過他,都被他給弄下去,您可不能再小看他。”

如果是彆人說這種話的話,那估計有人一定會發出嘲諷,但詹徽說這種話,不少人也覺得的確如此。

官員們紛紛說道:“從陳寒搞出如此多高效率的機械發明來看,這小子不是個沒有能耐的。”

“就從這一點來看咱們也得知己知彼不可太大意。”

這話說出來之後,沈縉也覺得此時如果過於的自信,的確容易招惹是非。

“沈部堂,雖然這小雜碎不得人心,破壞咱們儒家尊嚴,但詹部堂所言也不是沒有道理。

這小雜碎畢竟還有點能耐,咱們要是過於輕視了他,受傷的總是咱們自己。”

沈縉在聽完了這話之後,也都覺得在這種時候還是小心為善,“那你們的意思是怎麼說?”

有人直接提議,“既然他要修路要從工部那邊拿圖紙,何不如在圖紙上麵給他做點手腳,讓他多浪費點時間。

如此一來他們豈能如願?即便是半年也絕對不能讓他們順利地度過。

雖然這有點不齒,但為了咱們儒家尊嚴,為了把這家夥給搞下去,用這點手段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諸位你們覺得如何?”

這話一出,在邊上引起不小的騷亂。

雖然已經和他打賭半年之內見分曉,如果在這半年當中自己的人出這麼點手腳被抓住了的話,那可就非常不好看。

所以一時間大家都沉默。

沈縉笑道:“這種事還是等結果再看,如果這小子沒有辦法如約完成,那咱們沒必要去跟他計較。

如果他真有辦法在如此短的時間之內完成修路計劃,那可就真的是咱們的大患,不可不除。

屆時不管用什麼樣的手段,都要把他給弄死,諸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