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這一帶全都是商賈雲集之地。
正因為這一帶人口集中,所以更應該要修建好。
綜上所述,整個京城要修繕的道路,其實也不是很多。
其當然明朝的都城沒有像後來朱棣遷都北平之後,那麼的方方正正。
北平是在基本一片廢墟之上建立,所以可以規劃得極其的標準。
所謂的四九城便是如此。
四九城大多遵循的是對稱形式,要翻修起來的話,工程量巨大。
可應天府坐落於秦淮河畔,又有鐘山和湖泊等限製,所以隻能是呈現一種不規整的形狀。
就連皇城也隻是偏居於西南角而已。
不像北京的故宮坐落在皇城的正中。
不過也正因為皇城是坐落在西南角,所以要修建的主乾道就相對少。
長安街修建完之後,陳寒立刻是將大中街和三山街列為這
一次要修建的主要乾道。
大中街與長安街相連,由東向西橫穿古禦街與三山街相連。
翻修之時,同樣是利用圍擋,將大中街一分為二,一邊行走一邊修路。
這條大街用的時間還比長安街要短。
大中街與三山街相連之處是古禦街,三條大街,形成丁字形。
大中街修完之後,也隻不過用了短短的七天時間而已。
這是因為大中街與長安街不同,長安街畢竟是要走文武官員,而且就連皇帝出行有時候也要走長安街。
所以修建的標準以及寬闊程度都要比大中街寬很多。
另外一個就是,工人們經過了長安街的修建之後,技術已經比較的成熟。
所以修建大中街時間自然要少很多。
大中街修建完畢之後,三山街的時間也大差不差,也是七八天的時間就竣工。
接下來便是古禦街,古禦街連通聚寶門,修建的時間花了十五天。
長安街雖然用了一個月時間才修完,但是大中街三山街和古禦街這三條大街,隻用了一個月就修建完畢。
這三條大街以及在往北的上元街,是整個京城人口最稠密的四條街道。
可是陳寒用的時間也不過才區區兩個多月而已。
這當中雖然要歸功於在修路之時,大部分時間都處於六七月份,正是酷熱,加速了水泥乾燥的緣故。
但卻又不得不讚賞一下陳寒的規劃能力以及這一批功能的執行能力。
如此一來,所有人這才相信陳寒所說的半年之內,將京城的主乾道全部翻修一遍,是真的能夠實現。
百姓們在修完的道路上麵行走,紛紛是感慨陳寒的厲害。
更是驚奇的發現,即便是要將所有大街全部修建完畢,也不過四五個月的時間而已。
那些見證了陳寒工部尚書打賭的官員們,在看到陳寒修建道路之快捷之時,在佩服陳寒的能力的同時,也是感慨。
難怪陳寒敢和工部尚書打那樣的賭,因為即便是沒有工部的加入,其實陳寒修建這條道路也並沒有遇到多少的困難。
甚至即便隻有那些普通的工人,不是經常和工部合作的那些技術成熟的工匠,人家做事也依舊沒有一丁點的拖遝。
如此一來倒是讓工部這邊的公信力一下子又降低許多。
大家也都發現,即便是沒有工部參與,人家陳寒依舊是搞得風生水起。
最後的兩個月,陳寒隻需要將人口不那麼稠密的那幾條路給修完就完成了他當初立下的約定。
而接下來的這段時間來,陳寒就不再一直參與到修路當中。
他還要帶領著他的學生們一起研究,如何才能夠將杜仲膠提煉出來做成輪胎。
這方麵的知識陳寒是相對欠缺的。
但是他提出了這個要求之後,學生們都非常的感興趣。
大家都將製作出輪胎當做了所有課題來研究。
不得不說,古人其實智慧是相當之高,隻是眼界可能沒有他這個現代人這麼廣闊而已。
所以當陳寒陳將自己提出來的要求給訴說下去之後,這些學子們則根據陳寒的要求開始進行。
甚至在陳寒修路的這幾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