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如果朱標還活著,大明會怎樣發(2 / 2)

如果真的將都城搬到了長安去的話,可能要麵臨嚴寒的考驗。

也就是說朱標很清楚真正能左右朱元璋意誌的是什麼。

而朱標從小接受的教育讓他覺得父親有點殘暴,偏偏朱標還很直接,常常反對朱元璋的政策。

朱標的思想和行事準則有自己的原則的,並沒有被朱元璋左右。

關鍵朱標不但有錢用,還很會賺錢。

可能沒有鄭和下西洋,但隻有西南能突破緬甸,達到印度洋沿海,發展航海是必然的趨勢。

大明除了北上,南下

和西進也是必然。

朱標和朱棣不同的地方在於,朱標有人而且有錢。

都知道朱元璋對待官員很苛刻,而且用法很嚴,

新上來的官員,都屬於是朱標的門生,

也就是說,南北西三麵都可以有條不紊地擴張推進。

胡惟庸案牽連了一大批官員,事後補充新官員也是朱標全程參與選拔的。

所以現在陳寒也在很糾結。

朱棣的禦駕親征太燒錢,朱標用一半就夠了。

二是,朱標惹朱元璋生氣,被朱元璋大罵,害怕之下就投河了,被救起就生病去世了。

而有錢人家,更是一直在嘀嘀咕咕,說要到玻璃廠去購買玻璃替換紙糊的窗戶。

雖然陳寒不知道要不要遷都長安,因為正如陳寒所說如今北方將會在越發寒冷,

朱標考察回來才病逝的,之後朱元璋太過悲痛,便徹底放棄了遷都事宜。

而朱棣做不到的事,朱標能做到,

不過這些都不是今天這個好日子的煩惱。

對於朱標來說完全沒有必要,他有一堆能打的武將人才可以用。

最關鍵的,朱標的繼承人朱允炆有更多的成長時間,

即便不能更進一步,守成是沒問題的,有朱標做後手,即便朱允文削藩,削的也是同輩的。

而最關鍵的是廢相權,這個是受到部分朝臣極力反對的,

那意思差不多是直接說朱元璋不是明君了,被朱元璋追著打。

而朱標的態度是很明顯支持朱元璋的。

明朝不會有內閣,但會出現和內閣形式差不多的機構。

朱標參政兩年就遇到了明朝四大案的胡惟庸案,

朱標即位,藍玉是肯定死不了的,作為鐵杆太子黨,其實朱標死後藍玉隻要堅定站朱允炆,朱元璋也不至於殺他。

可如今已有五六百年不做都城的長安城,真的還有成為都城的底蘊嗎?

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平虜侯陳寒發明了飛梭織布機和珍妮紡紗機,

使棉布的成本大大地降低,所以現在才能賣得這麼便宜。

畢竟朱棣做到的事,如果朱標即位二十年,會支持朱棣更快地做到,

因為朱標要用朱棣和朱權製衡藍玉,他們會得到很大的重用。

如果沒有病死,首先朱標已經上書了籌建都城的事宜,又帶回了陝西地圖,遷都西安基本是可以確定下來的了。

一時間,工匠行可吃香了,社會地位提高不少。

有明確記載的正麵懟朱元璋的隻有馬皇後,

再加上北方的朱棣和藩王裡最擅長打仗的寧王朱權,最多兩次北伐就能基本奠定北方局勢。

最大的感慨應該就是京城的水泥路麵。

就算會恢複錦衣衛,也不會出現東廠這種宦官掌權的機構。

但是這些不遠萬裡到達大明京城的使臣們進城之後,他們除了驚歎於大明京城的變化之外。

五,朱標即位,明朝整個政治格局都會大不相同。

畢竟老朱忍他不是一天兩天了,都是為了兒子。

朱標即位,沐英作為鐵杆太子黨,雲南沐家不會像朱棣時期那樣被邊緣化。

最大的對手也就寧王朱權了,不過朱權打仗厲害,政治頭腦不行。

可以說整個胡惟庸案朱標都是參與者,儘管決策權很低,但操作空間還是很大。

當麵懟老朱這種事,朱標也乾不出來,也沒理由這麼乾,

他又不是不能上奏,真要懟,在奏書裡懟可能性都比當麵懟高。

而其中朱標保了宋濂,而且是搬出了馬皇後的,

朱標太子的壽辰本來就是非常隆重。

走在大街上他們大量地布莊,販賣的潔白無瑕的棉布,比他們國家的棉布要便宜十幾倍不止。

此消彼長,相比朱棣時代,大明的版圖會往東南亞和西域擴張。

而胡惟庸案發後,朱元璋直接讓朱標主持審理,

老百姓們的生活越發的開放,欣欣向榮。

對於自己能掌握的是不會改變現狀的,

眾位有權勢的藩王大部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