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朱元璋鬱悶啊!彆的太子恨不得早點(1 / 2)

《人在大明,無法無天》全本免費閱讀

第271章 朱元璋鬱悶啊!彆的太子恨不得早點登基,太子朱標偏偏不皇位

陳寒也沒有打算狡辯,當年範仲淹平定西夏的計策是實行了,也實行了好幾年,效果很好,但並沒有徹底消滅西夏,所以才會認定這是錯誤的。

但陳寒並不這麼認為,於是他解釋起來。

“當年範仲淹平定西夏之所以最後以失敗告終,並不見得是他的計策有問題,

而是宋朝當局,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來等待範仲淹計策成功。

範仲淹的計策是以十年為準繩計量,他希望用堆城寨在的方式,一步一個腳印的推進。

但是北宋當局卻希望能與西夏一決雌雄。

當時的北宋內部紛爭不斷,文武不齊心,他又是改革派。

說白了不是西夏當時強大,而是範仲淹是改革派,他動了太多權貴的利益。

那些權貴不希望範仲淹繼續在那個位置上待著,沒有了範仲淹在背後大力支持,西北平定西夏的計策也就隨之瓦解。

當年範仲淹評定西北的計策是對的,最終失敗,也不是因為外敵太過強大,而是北宋內部起火。

在這種內憂外患的局勢之下,範仲淹能夠強行往西夏腹地推進了上百裡,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如今我大明改革已經成功,我想諸位同僚都已經享受到了改革帶來的好處。

就像剛才趙部堂和宋部堂說的那樣,在吏治方麵,有考成法的督促官員們恪儘職責、不敢懈怠;

趙部堂所言,我大明今年的賦稅收入達到了兩千八百萬兩之巨,

官員們的俸祿提高,海內升平,有著強大的基礎來支撐,我大明在北邊用兵,也有強大的凝聚力來保證北邊建設城鎮不會半途而廢。

如今大明想要專心發展南邊,要專心經營嶺南,要專心經營海洋貿易,進一步的穩定西北、東北以及瓦剌、韃靼就必須得穩紮穩打,不能多線開戰。

所以執行以城鎮為基礎一步一步蠶食掉韃靼的國土的計策是對的,這個方向沒有錯,

最重要的就是執行層麵的問題。

而在執行的時候,宣府總兵趙懷德在邊關開通互市貿易,建設零散的市場便能夠吸引韃靼商人和內地商人共同貿易已經證實,

在韃靼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也不是每個部落都對大明敵對,

他們的百姓也熱切期望和平,以此為契機,瓦解韃靼內部的部族,拉一批踩一批,即便有些部族對大明懷有敵意,

晉王、穀王、肅王、慶王他們所率的兵馬,也可以輪番抵禦他們。

一方麵練兵另一方麵發展貿易,我想才是真正治理西北的良策,不知諸位同僚有何感想?”

陳寒解釋完了之後,大家也都清楚,就如同陳寒說的那樣。

當年的範仲淹之所以失敗,並不是範仲淹製定的計策有問題,反而他的計策非常的高明。

他在抵抗西夏的黨項族的時候,把邊關的城寨進行修繕,形成城鎮,串聯起來形成強大的堡壘,對西夏進行倒逼,這個政策是相當正確的。

而且當初的範仲淹手上僅有一兩萬人,可是他分成了好幾部。

這幾部分分彆在不同的地方進行訓練。

哪裡有西夏人進攻,除了遵守本地的這一部分兵力進行抵禦,其他的兵力也可以輪番支援,互為犄角。

而在城鎮內部呢,又發展雙邊貿易,讓兩國民眾可以互買互賣,促進交易。

此消彼長,令西夏防不勝防。

最後這項政策被廢掉,還是因為範仲淹進行慶曆改革,史稱慶曆新政。

他的改革得罪了大批的權貴,這些權貴通過內部把範仲淹給趕下了台,所以才導致他的推進政策失敗。

這不是範仲淹的政策有問題,而是北宋內部,官場爭鬥導致。

陳寒現在重新啟用這項政策,也是因為看到了這個政策的好處。

盲目的窮兵黷武與遊牧民族在茫茫草原上爭鬥,是沒有意思的。

反而是步步為營,逼得遊牧民族不得不和農耕民族合作才是最好的辦法。

而且當初的北宋隻占領中原的一部分,兵力太少,國力又不強,內部官員心又不齊,當然得失敗。

可如今的大明不一樣,大明現在廣有四海,改革又成功了,國力蒸蒸日上,百官同心協力,與當初的北宋不可同日而語,所以當然可以實行這項政策。

陳寒的一番分析之後,所有官員都是心服口服,最後一致同意,可以實行,同意穀王和宣府總兵在宣撫和鎮守在山西的晉王在大同一帶形成近千裡的城鎮建設群。

每過三十裡便建設一座城鎮。

一方麵拉攏韃靼內部部族之間進行貿易,分化掉韃靼內部的力量。

另一方麵,也要把水泥路麵鋪設下去,形成完善的交通網絡,從而切斷掉韃靼的騎兵機動性。

朝堂上麵,大家夥就把所有的方案都給議論完畢,就隻等待著實行。

而實行而推進這項政策,就落到了兵部和五軍都督府頭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