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搞得他還有點怕人。
宋朝的沈括在書中讀到過“高奴縣有洧水,可燃”這句話,覺得很奇怪。
“水”怎麼可能燃燒呢?
他決定進行實地考察。
考察中,沈括發現了一種褐色液體,當地人叫它“石漆”、“石脂”,用它燒火做飯,點燈和取暖。
沈括弄清楚這種液體的性質和用途,給它取了一個新名字,叫石油。
石油這個名字也是從沈括開始流傳至今。
陳寒也
老早地從陝西那一帶,叫人把能很容易開采的石油,搞了幾千斤弄回京城。
他一方麵是想要從中分離出大量的煤油,用來溶解如今杜仲橡膠太過於堅硬的性質,
另一方麵也是想要探索一下石油,在現在能否用在蒸汽火車上。
至少石油如果可以用來做燃料,要比煤可能會好一些。
當然弄它作為一個助燃劑也算不錯。
如何把石油裡邊的各種化學物質分離出來,尤其是搞到煤油,那也是一門功夫。
所以他在一年多前就將這個任務交給了朱允熥。
而近一年的時間過去,朱允熥果然帶著他的團隊攻克了,從石油當中如何提取出煤油以及瀝青還有蠟這幾樣東西。
瀝青當然很容易理解,就是鋪路而用。
石蠟這種東西,現在暫時還找不到更好的用處。
除了用來潤滑,估計也很難有大的作用。
但是煤油搞出來了。
搞出來的第一天,允熥就拿著繩子搓成了長條,然後點燃了一點燃,果然是照得又明又亮。
雖然有微微的味道,但是離得近才能聞到,離得遠反倒聞不到。
最重要的是即便是有味道,也比蠟燭燃燒的味道稍微淡那麼一點。
而且亮度比蠟燭在同樣的火苗之下,要亮個好幾倍。
朱允熥當時興奮至極,難怪當時先生會說這東西一旦運用,那簡直是讀書人的福音。
所以朱允熥立刻按照陳寒給出來的煤油燈示意圖,搞出了這盞煤油燈。
而第一盞煤油的麵世之後,朱允熥立刻是要把它當做給自己父親的賀禮。
當朱允熥拿著他的這盞煤油燈出現在了朱標的壽宴上。
文武官員都十分的期待。
尤其是那些勳貴武將。
他們更加期待朱允熥會有好的表現。
為什麼?
因為朱允熥所代表的是勳貴武將這一邊的將來。
勳貴武將原本就因為前麵的幾個案子殺了不少。
當他們當初看到馬上要上位的朱允炆的時候,他們的心都涼了半截。
因為他們很明白,朱允炆所代表的都是文官的利益。
一旦文官集團能夠掌控權柄的時候,武將們的利益將會大大折損。
最重要的是朱允炆已經表現出了非常強烈的靠向文官那一邊的意向。
在那種情況之下,他們隻能是眼睜睜看著不利的一方滑向最終的邊緣。
所以當初的武將個個是急著表現,想要在最後的關頭立下功勞,這樣才能夠保住自己的命。
也幸好最後的結局並不是如同文官們所想的那樣。
朱允炆最後還是因為他們錯漏百出的昏招,失去了皇帝和太子的好感。
雖然現在還沒有過激的表現,但朱允熥跟隨在陳寒身邊,地位越來越穩之後,武將們更是期待。
文官雖然心裡邊也在喊著說,啊,我們誰都願意看到他們好。
其實心裡邊對於朱允熥還是非常的不滿的。
因為朱允熥背後站著的就是曾經開國武將們。
一旦開國武將繼續掌權的話,他們這些人怎能有機會一展抱負呢?
當然現在文官都不敢說話了,因為陳寒用的手段太過酷烈,就像把孔家給打倒的那一次,震驚了所有文官。
文官雖然心裡麵很恨陳寒,但並不敢在此時有所表現。
最重要的是,皇帝朱元璋和太子朱標都很支持陳寒。
那誰能在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