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蠟燭已經很普及,但蠟燭很不方便,這一點是所有人的共識。
現在看到煤油燈,心裡邊哪能不激動?
哪能不想也搞一盞回去。
可以方便今後的生活,隻是各國使臣很明白,這種新東西也就隻能先在人家大明使用。
最後他們能不能獲得還是一個未知數。
一想到這些他們都覺得遺憾。
這場壽宴很快就以圓滿的姿態結束。
大家夥雖然對各國使臣敬獻上來的奇珍異寶感到眼花繚亂,
也對那些外國過來的歌舞表演印象深刻。
在宴席當中,也有文人吟詩作賦,歌頌當前的大明盛世。
但是其實所有人在吃吃喝喝之間,心裡邊還是最惦記那盞煤油燈。
即便那盞煤油燈隻是靜悄悄地擱置在那一大堆禮物當中,可也是最顯眼的。
這一次朱允熥所敬獻的這件賀禮,得
到了皇帝太子朝臣、武將、外國使臣的一致讚同。
所有人都認為,這才是最為珍貴的禮物。
顯而易見的是,這一次太子的壽辰,最出風頭的就是朱允熥。
也正因為朱允熥這次的出風頭,文官武將們對朱允熥的觀感又變了許多。
之前朱允炆在很多文官的心裡邊是最適合當繼承人的。
可是當這個是皇帝和太子都對朱允熥表現出了極為信任支持,而對朱允炆卻尤其冷淡的那一刻,
所有人心裡麵都是有杆秤的。
那就是現在的朱允熥,在陳寒的支持之下,已經完全取代了之前朱允炆,在皇帝還有太錐嶧毓斯Υ目當中的地位。
雖然如今的呂氏是太子妃。
但又因為呂氏是後邊被扶正的,一開始她是個小妾的身份,所以朱允炆的位置就更加的不穩固。
而她之所以能夠被扶正,不是因為她有多麼的能耐,完全是皇帝朱元璋對於繼承人母親家那邊的勢力進行打壓的結果。
當初太子朱標與常氏的聯姻完全就是政治婚姻。
開平王常遇春乃是開國功勳,為了拉攏這樣的開國功勳,朱元璋的長子朱標才與常氏結合。
可後邊武勳們所表現出來的驕橫跋扈,給了這位皇帝特彆大的壓力。
所以為了打壓武勳貴族,平衡朝中文武的關係,才會在常氏過世之後,沒有再從武勳貴族當中選擇一位太子妃,
而是直接將當時並沒有多少娘家勢力的呂氏扶正了。
如此一來,透露出了許多的信號。
官員們也很識相,尤其是文官們在看到了這個信息之後,那是叫一個歡天喜地。
他們從太子妃的人選以及太子妃家裡背後的事例看到了許多,那就是朱元璋對武勳貴族是很不滿的,也對於這種聯姻非常的不滿。
所以才會從普通人家當中把呂氏扶植起來。
可是為什麼到了現在又突然之間轉變了方向?
明明知道,如今的朱允熥背後還有藍玉,還有常茂等人。
他們可都是如今淮西文武當中最有實力的。
尤其是藍玉,在第一的武將過世之後,他現在已經成為了武將之首,更是得到了陳寒的扶植。
雖然冷落了兩年,如今卻就走馬上任,成為了海軍統率。
如今海軍在南洋一帶,將橫行霸道的南洋海盜王陳祖義都給滅掉,打出了極大的威風,震懾了南洋各國。
也讓藍玉自從捕魚爾海之戰之後,又得到了一次建功立業的機會。
甚至直接從涼國公變成了梁國公。
這些小小的變化以及現在朱允熥所得到的這些之時,又讓文官陷入到了迷茫當中。
他們搞不清楚朱元璋和朱標兩個人,心裡邊到底是如何想的。
官員們想不通。
難道皇帝和太子就不怕武勳再次做大嗎?
從壽宴上離開之後,禮部尚書和戶部尚書,以及幾位翰林院學士聚在一塊,發出了非常沉重的聲音。
“如今二殿下忽然得到陛下,還有太子殿下的大力支持。
對我等文官而言,可是個不利的消息。”
這話說出來,令在場的官員都露出了沉重的神色。
禮部尚書更直接說道:“自從那陳某人將我聖人門庭都給滅掉之後,我輩文官就被這等酷吏一直壓在腳下。
武將有抬頭跡象,文官卻稍顯疲弱。
更遑論他大明工程學院現在畢業的學子,居然粉墨登場官場。
一出來便是從七品的官職,比咱們這些寒窗苦讀十幾年科舉入仕的學子得到的官職還要高。
這對咱們的打擊可是相當之大,諸位不瞞你們說,老夫對將來大明天下實在擔憂。
都是一幫不學無術之輩占據高位,讀書人失去了展示的機會,又沒有背後力量的扶植。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