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沒有想到大明也不等他,直接就把他的事情給戳破。
本來他是想再等個幾天他就要出兵,去象征性的作戰來緩解三弗齊內部的壓力。
可是現在卻突然來這麼一手,讓他措手不及。
這當中雖然有自己貪婪的想法,但也不至於搞得這麼狠吧。
他是沒想到啊,藍玉他們這些人根本就不慣著他,他以為自己抓了一把好牌,沒想到這把牌卻被他打得稀爛。
丞相見他久久沒有說話立刻說道,“你還有什麼好說的,你最好是一五一十的交代,你和大明那邊有什麼樣的交易。
如果大家都認同你這個交易,如果大明還會扶植我們當中的某個人當上國王,甚至以後不再插手咱們三弗齊內部之事隻與咱們進行交易的話,那這個合作還可以進行,不然的話,這個交易立刻終止。
咱們有三萬精兵對付,如今已經疲倦的滿者伯夷國軍隊,還是可以戰勝,今後咱們若有如此大量的軍隊,同時繼續實行國王的新政得到民心,依舊可以對付得了這個大明。”
聽
到丞相這麼說,其他的官員就急了,“大人,您這是什麼意思?難道還要實行這所謂的新政,咱們為什麼不與國王合作?不正是因為這個新政的原因嘛。”
“新政的推行是大大削弱我們自己的力量,這可是拿起刀來剁自己的手。”
又有官員站出來,“大人我們之所以跟太後勢力跟國王勢力鬥爭,不就是阻止這新政的推行嗎?您現在是為什麼?”
“對呀大人,咱們拚死拚活為的就是爭取我們的利益,為的就是把這新政踩在腳底下,您現在又要推行新政,那我們到底做這些是為什麼?”
丞相很理解站出來反對的這些官員。
因為站在自己的角度,他也不希望這條新政執行下去,因為實行新政就代表著自斷臂膀,就代表著讓出利益。
他自己不想做的事,怎麼可能會真心實意推行新政的。
不過他作為一個政治家,很明白該舍棄的時候必須要舍棄。
首先就是為什麼現在的百姓突然之間精誠團結,聽到國王被殺的消息之後,如此的亢奮。
如此對滿者伯夷國仇恨,這當中不是自己的人掌握了權力,不是老百姓突然之間覺悟。
在老百姓眼裡誰來當國王,其實對他們影響並不大,底層百姓的邏輯很簡單,我能吃得不好飯,我能穿得暖衣就可以了。
至於你們頂層的人物是如何鬥爭與我們無關。
但是新國王登基之後,推行了新政大量地削弱這些家族勢力,同時將政策傾斜到老百姓頭上,減輕百姓的負擔。
這些新政的推行贏得了大量民心,所以老百姓才會為國王報仇。
故而丞相直接說道,“老百姓現在之所以站出來抵抗滿者伯夷國,是新政推行使百姓看到了希望。如果咱們想要掌握三弗齊,就必須得讓出一部分利益,但這隻是權宜之計,先度過這個難關,先讓百姓團結一致對抗滿者伯夷國。
等把滿者伯夷國趕出去之後,新政可以推行,但是絕不能向國王所施行的那樣一刀切,將賦稅的壓力,轉嫁到咱們頭上,把百姓釋放出來,這絕對不行,咱們要做的是表麵上同意將賦稅轉嫁到咱們頭上。但背地裡卻通過其他方麵轉嫁給百姓。”
丞相這麼一說,官員們頓時同意。
於是所有人又一次對外,朝向了羅耶跋摩:“把兵符交出來!”
羅耶跋摩眼見著這些官員咄咄逼人,想要反抗,卻發現丞相這些人不僅是自己來的,也帶來了不少的護衛。
他們有準備這是就是要逼迫得自己交出兵權來,可是羅耶跋摩不傻呀。
自己之所以能活得好好的,一方麵在大明那邊有交代,可以談合作。
一方麵在國內身為國王的鐵杆好友,逼死了國王之後還能活著,就是手上這三萬大軍的底氣,一旦這三萬人沒了的話,彆說眼前這些咄咄逼人的丞相會逼死自己,就算自己出了這個門,得罪了那麼多人,他們還能讓自己活著嗎?
於是他往後倒退了幾步,“你們休想,彆忘了我手上的權利並不是你們誰給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