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北邊異族在這個時候來找死了!!(2 / 2)

更因為他從陳寒那裡聽到了很多有用的課程,明白,當初父皇之所以能北伐成功,靠的其實是掠奪百姓,濫發寶鈔帶來的禍害遺毒至今,這種事是絕對不能在大明再次發生,所以大明和異族都是非常艱難。

作為一名軍人來講尤其是常年生活在北邊的軍人,他是很理解這些異族有時候為了生存而不斷南下的苦楚。

甚至陳寒那邊不止一次地暗示過,如果邊疆的將軍們想要建功立業,完全可以多線作戰。

因為大明在之前是一個商品經濟非常匱乏的國家,但是現在不同,大明要想煥發出生命力,全靠黃金白銀的輸入是不成的,還需要不斷的消費,不管是內需還是外需,都要進行。

所以就造成了市麵上普遍的價值觀是排斥生意人的。

但現在的大明不一樣,陳寒建立了糧倉製度之後,在暢通的交通運輸線的幫助之下,大宗糧食買賣成為了朝廷的主戰場,私人糧商反而成為了配合朝廷的助力,在朝廷查收之下現在糧食價格普遍下調。

攤丁入畝稅製改革之下,老百姓們的賦稅負擔低了很多,生活成本降低之後上也就開始大行其道,這不僅是朝廷的需要也是老百姓的需要,而戰爭是最能促進商業發展的,因為戰端一開藥品、糧食、武器裝備的機器都會開動。

而將士們也希望發動戰爭,隻有這樣他們才有存在的意義。

尤其是現在軍

中早就傳聞在那邊的海軍,已經達到了南洋去,可是北方軍團還在國門之內運動,大家都是軍人為什麼差距就這麼大?

最不濟的遼東也在前段時間和虔國公挫敗了女真人和朝鮮的陰謀,也都立了大功,不少的將領不僅封官進爵,甚至不少將軍的孩子都能免考試地進入到工程學院。

就連山西大同方向也在前段時間,與虔國公一起配合將不少的山西大財主們給滅掉,這也是功勞。

這些誘惑對於將士們來說是巨大的,現在好不容易聽到北邊的草原遊牧部落又開始蠢蠢欲動,將士們都想上戰場。

不為了爭奪功勞也得爭口氣。

所以指揮僉事在彙報完了情報之後,不忘補充一句,“王爺,現在要是不讓將士們上戰場,估計是很難壓製將士們躁動的情緒。”

燕王朱棣哈哈一笑:“怎麼本王帶出來的兵,還有不聽命令的?”

指揮僉事回道:“不是那麼回事,如今我大明東南西北四麵出擊,連平西侯爺都從雲南出發殺到了日本,梁國公帶領著海軍在南洋都快殺穿了,最不濟的西北也在殺虎口把走私犯還有女真派過去做買賣的販子給滅掉。遼東那苦寒之地我們平時最看不起,也滅掉了女真人還有朝鮮人的威風,單單我們北平這些年來沒有打個像樣的大仗,弟兄們都說咱們北平本來是精兵強將,現在都變成了守長城的老大爺。”

這個說出來彆說將士們心裡麵不服氣,就算是沉穩如燕王朱棣也覺得聽得格外刺耳。

“這的確是個事情,要不咱們跟朝廷彙報一下讓虔國公特批幾列蒸汽火車給咱們運送糧草?”燕王朱棣說道。

這個話一出來指揮僉事在邊上眼睛都發亮,“王爺,要真能如此咱們這次必定能建他一大功。”

說實話指揮僉事一直都挺為自家感到不公平。

因為山西大同宣府一帶,雖然也有數百裡地與遊牧部落接壤,時常受到騷擾,但有句話說得好,你家不富裕我家也差不多,彆看陝西一帶有很多有錢的晉商,但這些買賣都是在外麵做生意,不在本地做。

換句話來說陝西本地如果真能養活這麼多人,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出門到外地去做生意。

山西本地老百姓是不富裕的這一點異族也知道,所以他們基本上不怎麼去大同宣府一帶。

後期山西大同一帶變得重要,是因為京城搬遷到了北平,大同宣府就成了拱衛京師的門戶,它們的重要性這時候才凸顯出來的。

而北平則不一樣,北平一直都是遼東和北邊的門戶,這個地方曾經還是元朝的大都,一百年的京城建設,讓此地不管是文化還是商業都非常的繁榮,更因為對於蒙古人來講是特殊的含義,所以他們更是特彆關照北平,恨不得日日夜夜到此地來。

可是如此重要的地方這兩年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