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朱元璋:兒孫自有兒孫福啊,自家的(2 / 2)

而他自己也明白自己為自己的子孫安排好了這麼多,自己的子孫未必就喜歡,不是每一個人隻喜歡紙醉金迷的生活,有的子孫可能還真就有,上馬平天下,下馬治國家的想法。

他自己的這種安排是完全淹沒了這部分人的才華,他不知道自己的後輩兒孫們會不會因為這一點事情而責怪自己啊。

如果自己帶入一下自己的兒孫們,也想到祖上的先輩,把這些事情都安排得死死的,自己隻能在自己的封地之內聊死一生,又不缺錢又不缺吃喝的,可是人生無趣,甚至一眼就能夠看到頭,一眼就知道自己的人生會是什麼樣子,那種感覺是非常恐怖的。

也正因為如此,朱元璋一帶入之後就發覺自己的安排的確有點不太人道,想到這裡頓時也覺得,自己這麼做事是有點自作主張的,兒孫們未必喜歡這樣的方式,那就放開手腳來吧。

既然覺得不能令兒孫們過得更好,不能夠令皇帝們做更好的決定,那就設立一下丞相,反正自己這張老臉豁出去也就豁出去了,丟人現眼的事情自己也沒有少做。

就像陳寒批判的那樣,自己做的那些錯事還少嗎?其實一直都很多,隻是自己不願意承認而已,既然所有的事都是自己造成的,那承認一下錯誤似乎也不丟人了,畢竟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了,哪裡會有那麼多的亂七八糟的想法了,反正頤養天年自己就算是宣布自己是錯的,自己這張老臉是丟了一下,可是卻能夠把大明王朝的國運都給挽救回來,那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他在抱著江都郡主的兒子的時候,其實他沒有正麵回答大人的事,卻已經用實際行動回答了自己認同了這麼個觀點。

自己一定會好好的改,而江都郡主此時也終於是鬆了一口氣,他好像是完成了一個任務一樣,終於說服了作為頑固的皇爺爺。

看到皇爺爺臉上的表情鬆弛了下來,並且有一種釋然的感覺,其實這個時候的江都郡主比任何人都要開心。

她不僅是完成了陳寒對他的囑托,更是覺得自己在這件事情上麵終於用到了一點力,終於能夠為天下做點事

情。

說到她是想著為天下做點事,她是想著讓天下人能夠過得更好,她是想著大明王朝的國運更好,她是想著能夠讓大明的子民永遠能享受到真正的公平對待,而不用像現在這樣如此嚴酷。

沒有丞相從中調和皇帝與百官之間的關係十分的尖銳,從而造成的就是老百姓們從中沒有得到任何好處不說,而且還成為了炮灰。

這讓陳寒不滿,也讓現在的江都郡主不滿了。

所以聽到朱元璋這麼說,江都郡主激動的上前就撲通一聲就跪倒在了朱元璋的麵前。

老爺子嚇了一跳,趕緊伸出一隻手去攙扶江都郡主:“小丫的片子你這是乾什麼?爺爺不是答應了你好好地改嗎?一定要把這件事情給做好了,一定當著全天下的麵將爺爺的錯誤給公布於眾,讓全天下人都知道當初皇爺爺撤掉丞相,那是迫不得已,現在重新設立丞相,那是為了整個天下著想,皇爺爺這張老臉啊豁出去不要,也得把這件事情給做好,絕不會在進棺材之前還把那麼大個爛攤子丟給你們來收拾的。”

江都郡主趕緊呸了一聲:“皇爺爺,您可千萬不要說這種不吉利的話,您的長命百歲,現在您的好日子才剛到呢,您看一看您的兒孫們個個都爭氣呀。父親現在躲過了他的危機,已經成為了一個明君的典範,能夠登基坐殿,那不是您最大的願望嗎?還有您的嫡次子朱允通,那也不是一個一天到晚地在深宮裡麵呆著的人,他現在與民同樂,現在在工程學院乾得可好了,每次都要與大量的學生一起深入民間去調查,如今更是已經早早離開京城,去全天下各處巡遊了。”

是的朱允熥現在沒有一直待在工程學院,而是帶著二十多名學生在錦衣衛的護送之下到全天下各處去巡遊,去看一看全天下民間的情況,從而來確定科學道理,應該要往哪條路線走,這些事情所引起的思考,是陳寒啟迪他們真正作為一名科學者該有的態度。

甚至陳寒更需要培養出中國曆史上第一位有科學素養的皇帝來,到時候作為皇帝的朱允熥會以自己的科學認知,來看待全天下的事物,絕對不會盲目,也絕對不會偏頗。

“文武百官都看到了這個繼承人,皇爺爺您現在最應該高興的就是您的子孫,即便是不需要您的各種安排,他們也會選擇自己最為合適的方向。

就像允通那樣,如果他按照您的安排,一輩子在深宮裡邊學習儒家經典一輩子,隻知道在京城範圍轉悠,他可能一生都不了解外麵是什麼情況。他可能永遠不知道老百姓連吃飯的問題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他可能連基本的人倫都不會懂得太多,他可能隻能依賴那些個太監,這肯定不是您想要的結果,所以您就放手吧,大家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生活,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想去鑽研。

即便皇帝他有如此經曆,也不至於被人欺騙,現在您的第三代都已經開始做做自己想做的事,都開始了解民間情況,您又害怕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