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朱元璋道心崩潰!都是咱的過錯!(1 / 2)

朱標很奇怪,自己的父皇這麼重視親情的一個人,怎麼會逼迫著朱允炆去削藩呢?

他保護還來不及呢。

特彆是自己的父皇花了這麼多的心思去把兵權,交到了自己的兒子們的手上。

希望兒子們共同拱衛朱家天下,怎麼可能希望他們骨肉相殘?

這也太不合理了。

淩漢覺得奇怪問道“小陳老師,這不對啊,俺可是知道,藩王守邊是皇帝最得意之作,他老人家是希望這些藩王們幫助自己的孫子守衛大明江山,怎麼還會逼著自己的孫子去削藩呢?這不合理啊!”

陳寒笑道“不合理?嘿嘿,村長,您聽俺細細說來。”

朱元璋和朱標都不相信,側耳傾聽。

陳寒就像個說書先生一樣說道“將朱允炆強行扶正的行為,完全不符合包括朱明皇室本身在內各方利益的行為,純粹是情感衝動的驅使。

朱標死後大明宗室的情況,馬皇後嫡子尚有秦王、晉王等人。

朱標之子除朱允炆外尚有常氏遺腹子朱允熥。

考慮到當時以藍玉為首的武勳集團的整體態度,皇朝第二代繼承人對家族威望的需求,上述諸人均比朱允炆合適。

如果皇位最終落到上述各位頭上,之後就算依然要對以藍玉為首的驕縱不法的武將進行懲治,恐怕也不會像曆史上那樣株連甚大。

而將與武勳集團沒有任何聯係、母族也並不高貴的朱允炆扶正,不僅意味著將武勳集團與朱允炆對立起來,同樣使得諸位皇子心懷不滿。

對前者朱元璋能狠下心來大肆清洗,藍玉因此成為首要目標。

而對後者,朱元璋雖然不可能去清洗兒子,但他可以清洗和兒子走的近的武將。

事實上馮勝、傅友德被處死的重要原因,就是因為長期和晉王合作。

朱元璋死後若是此三人聯手,建文帝怕是一年都撐不過,事實上“靖難”由燕王挑起已經是降低了建文的削藩難度。

朱允炆登基後,建文和諸王其實是麻杆打狼兩頭怕。

一邊知道自己正統性不高,迫切想要提升中央權威。

另一邊是皇位輪空悶悶不樂,偏偏還手掌兵權。

底下是武勳集團的冷眼旁觀和文官想要重建傳統官僚政治的迫切願望。

全天下都在冷眼看著他,他必須要用一件大事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而宗室藩王們既然他爺爺沒有清洗,他就自己動手。

朱允炆是要通過削藩,將兵權集中在自己的手上,從而震懾全天下,這樣他的皇位才能穩固;

而文官們要用削藩,將朱元璋沒有除掉的武將勢力,連根拔起,打造一個所有權利隻由他們文官掌控的王朝,就像兩宋那般。

更要利用削藩來報複朱元璋曾經對他們施以的酷刑。

他們迫切地想讓朱元璋嘗嘗親人被害的滋味。

而在朱允炆重用文官的那一刻,諸多抉擇就已不再由朱允炆做主了。

他力主削藩後,文官們就迫不及待的,一刻也不想等待,他們覺得憑借手中天下兵馬一定能夠將所有的藩王蕩平,根本就是毫無顧忌。

所以這時候削藩,是朱允炆和文官們的共同利益。”

陳寒說到這裡的時候聲音提高了一些“朱元璋自以為自己為孫子考慮好了一切。

結果就是,朱允炆削藩失敗,朱棣登基後,實行的削藩既沒能逐步修正,以平緩而少後患的方式完成過渡,也沒能以才乾卓著的皇帝一朝之內徹底在軍事、政治、財政上全麵解決告終。

最後實際上是朱棣以中央用經濟特權換取宗王軍事和政治權利的妥協,這使得明代宗室既不能在軍事、政治上為皇帝分憂。像其他朝代一樣成為皇權的助力,又沒能借此甩掉財政上的包袱。

導致明朝的宗室越發臃腫膨脹,成為國家的負擔。

可以說相當差勁了。

綜上,明太祖搞藩封是一個正確且英明的決定,但是朱標死後強行讓朱允炆上位,讓前者滑向了一個相當差勁的後果。

而這一切的過錯,都是朱元璋造成,說他占五成的責任,難道有錯?”

咣當!!

朱元璋聽到這裡,一個立足未穩往後退了幾步,把邊上的椅子都給踢倒了。

幸好有蔣瓛扶著,要不然非要載倒在地上不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